黄金台

买马买骏骨,未必获千里。

求贤筑高台,未必得贤士。

从来干济才,黄金所不齿。

丹凤翔九霄,德辉览而止。

礼贤失其方,何能救倾否。

易水寒萧萧,歌声杂流徵。

酌酒饯荆卿,荆卿但能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黄金台》由清代诗人陈泽泰创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古代君主寻求贤才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首句“买马买骏骨,未必获千里”以购买千里马为喻,说明即便花费重金,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卓越的人才。接着,“求贤筑高台,未必得贤士”进一步强调,建造高台以吸引贤才,并非必然能招致真正的贤能之士。这两句诗通过类比,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君主在寻找人才时可能面临的困境。

“从来干济才,黄金所不齿”指出,那些真正有能力、能干大事的人才,往往不屑于用金钱来衡量价值。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真正的人才往往追求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而非单纯的物质奖励。

“丹凤翔九霄,德辉览而止”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贤才比喻为飞翔于九天之上的丹凤,只有高尚的品德和光辉的智慧才能吸引他们。这表达了对真正贤才的渴望与尊重。

“礼贤失其方,何能救倾否”则反思了古代君主在礼遇贤才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方法不当,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难以挽救人材流失或国家衰败的局面。

最后,“易水寒萧萧,歌声杂流徵。酌酒饯荆卿,荆卿但能死”引用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通过易水边的场景和荆轲的壮烈之举,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同时,也暗示了即便有忠诚勇敢的勇士,面对强敌,也可能无力回天。

综上所述,《黄金台》一诗通过对古代君主寻觅人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描绘,以及对忠诚、品德和能力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陈泽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金台

燕昭筑高台,礼士自隗始。

结交须黄金,士也乃如此。

剧辛乐毅攫金来,大风东海生尘埃。

黄金用尽将印夺,纷纷北走邯郸台。

阿孙马角抱余?,思报深仇结神勇。

可惜荆卿剑术疏,扺蛙空费盘金捧。

易水萧萧督亢陂,头颅万里行关西。

家风好士竟安用,但闻白头老鸦台上啼。

形式: 古风

老圃

老圃生涯辟半弓,此身拌老灌园中。

夕阳花瘦一篱菊,细雨叶肥千本菘。

活水豆浇牛踏碧,新绳架护雁来红。

名缰利锁而今脱,荆棘何从困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关山

木落关山晚,驰驱尚据鞍。

天低云影重,风急鹊声乾。

度陇经春早,辞家逼岁阑。

椒花明日酒,难作故乡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彭蠡

彭蠡浑无地,茫茫天共青。

秋风欲下雁,落日正扬舲。

北会分吴楚,东流接洞庭。

渔歌乘夕起,愁绝若为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