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消沉已久。道是无痕偏觉有。天际来时。

接目分明意尚疑。丝香吹麝。黄菊禅初清绝夜。

好处多醒。一点残钟欲曙灯。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消沉已久"开篇,描绘了一种心境的低落与长久的沉寂。"道是无痕偏觉有"一句,运用了反语,表达出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无波,但内心深处的情感并未完全消逝,反而更显得微妙而深刻。

"天际来时,接目分明意尚疑",通过写景寓情,暗示着某种期待或思绪从远方而来,视线虽清晰,但情感的真伪却让人疑惑,增加了词境的朦胧美。

"丝香吹麝,黄菊禅初清绝夜",此处借用了丝香和黄菊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清寂夜晚,香气与菊花的淡雅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好处多醒",进一步揭示了词人在这份静谧中感受到的清醒,可能是对生活的顿悟,也可能是对情感的反思。"一点残钟欲曙灯"作为结句,以深夜将尽、黎明将至的景象收尾,寓意着希望与转变,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减字木兰花》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内敛,展现了词人细腻的心境变化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仿赵彝斋双钩水仙,为道之寿

辨寝中宵淡有痕。翠釭珠蕊照离魂。

当年灵瑟记春恩。

花气蒸云依旧石,水香弹雨不移盆。

世情兀自落寒暄。

形式:

卖花声

楼阁上晴曦。春睡浓时。琐窗忽地揭帘衣。

知道玉蕤残梦转,甚恁沉思。苔径屧痕非。

人影天涯。隔花镇日掩双扉。

望断云帆山外暝,燕也归迟。

形式:

意难忘.盆兰为虫所伤,未几复茁。喜赋

瑶苑仙真。度人天小劫,还茁灵根。

映窗依旧月,倚石续前云。千种意,耿无言。

相对越温存。费梦思,茎边叶底,几次逡巡。

闲苔绿遍瓷盆。愧抛离十载,一溉无恩。

恨多偏不怨,啼湿却留痕。湘水晓,楚烟昏。

辛苦返香魂。忍负他,风寒酒醒,暗泽微闻。

形式:

柳梢青

舍楫鸣箯。黎明入峡,人渡林颠。

村市周遭,栅鸡圈彘,化外风烟。怎生梦到君边。

望中路、云山万千。离合萍踪,只今江水,向后旻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