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柚堂

清宵肃肃坐晴辉,九日严霜暗上衣。

檐外闻香知果熟,堂前留草听虫依。

疏林钟后无馀响,独脚铛边有胜机。

为爱闲云寒未举,虎溪岩畔破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宿柚堂》由明末清初诗人张穆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在柚堂静宿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联“清宵肃肃坐晴辉,九日严霜暗上衣”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夜色中晴光微照,严霜悄然覆盖衣物,既显季节之更替,也暗示了环境的孤寂与诗人内心的沉静。

颔联“檐外闻香知果熟,堂前留草听虫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诗人通过嗅觉和听觉的感知,捕捉到了柚子成熟的香气和草丛中虫鸣的和谐,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颈联“疏林钟后无馀响,独脚铛边有胜机”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日常。钟声过后,四周寂静无声,唯有独脚铛(一种古代炊具)旁似乎蕴含着某种超越物质的智慧或启示,暗示了在忙碌与喧嚣之外,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生活哲理。

尾联“为爱闲云寒未举,虎溪岩畔破春归”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闲云象征着自由与飘逸,而“寒未举”则暗示了这种自由虽未完全实现,但诗人对此充满期待。虎溪岩畔,春归之处,既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柚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宿西濠陈豫俊水阁(其一)

海岸秋深月已残,数声羌笛倚楼寒。

西濠旧是笙歌地,空忆花前十二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宿西濠陈豫俊水阁(其二)

新欢旧梦一身存,夜语江楼冷月痕。

寂寂寒潮自来往,灵槎今已断仙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咏水仙

百卉惊寒各息机,庭前群玉正芳菲。

烟消洛浦美人出,淇上黄陵帝子归。

粉面半遮疑密语,冰心无垢羡同依。

清泉不负称仙字,山泽何人重素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八骏图卷(其一)

穆王西返八龙空,留影犹能百代雄。

身染瑶池五云色,至今毛鬣散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