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雪二首(其二)

前夕盛雷电,谓言春和发。

典衣买春酒,岁事亦可悦。

不知天难谌,信宿更凝冽。

朝来雪盈尺,初计顿乖越。

吾庐甘重塞,敝褐忍百结。

岂敢咨祁寒,又非慕炎热。

阴阳相交错,万一成灾孽。

忆昔鲁隐公,九年春三月。

癸酉雨震电,庚辰大雨雪。

春秋书为法,其事何照晰。

曾经圣人笔,下学而上达。

况此四月间,又当季春末。

愿排阊阖戟,一献春秋说。

路远泥阻深,愁哉卧岩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春雪,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与对古代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中以“前夕盛雷电,谓言春和发”开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却在次日迎来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大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难以预测的无奈。

接着,“典衣买春酒,岁事亦可悦”一句,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享受春日的喜悦,但现实却与预期大相径庭,突显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不知天难谌,信宿更凝冽”,则表达了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感叹。

“朝来雪盈尺,初计顿乖越”描述了雪势之大,原本的计划被彻底打乱,生活节奏被打断。诗人随后自述“吾庐甘重塞,敝褐忍百结”,表明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愿意忍受,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岂敢咨祁寒,又非慕炎热”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并非畏惧严寒或渴望酷热,而是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常态的向往。“阴阳相交错,万一成灾孽”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及其潜在的危害。

最后,“忆昔鲁隐公,九年春三月。癸酉雨震电,庚辰大雨雪”引用了《春秋》中的记载,将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况此四月间,又当季春末。愿排阊阖戟,一献春秋说”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历史的智慧,解决当前困境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书堂

客身困旅人,未如负舍蜗。

滚滚荆吴间,所居不常家。

宴安非吾事,但恐发早华。

且复一日葺,随时具生涯。

白盛烂四壁,茔净磨疵瑕。

虚明豁心府,永使思无邪。

愁来莫与语,起就书龙蛇。

亦足写方寸,放歌快咨嗟。

苦嫌中庭窄,所生野草花。

故须种松竹,反忆日月遐。

岁寒与谁共,惆怅终无他。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答江丈雨中

繁阴乘炎夏,晦色竟朝暮。

蛟龙困云雷,虎豹病氛雾。

过时畏昏垫,推分纵所遇。

闭阁空自愁,救饥眇无素。

江侯卧闾里,本自济时具。

方与造物游,昔同斯人虑。

作诗破幽愤,极笔纡远慕。

磊落三贤人,千秋如面晤。

道同义相契,未必形影附。

长谣鸡鸣篇,因见君子度。

形式: 古风

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

幸从大夫后,而无吏事忧。

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

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

车骑皆雨立,富贵若浮云。

围棋纾壮心,酌茗当献酬。

岂惟邻里好,足慰平生游。

书籍可许通,水火得所求。

独恨鸡黍薄,无以充淹留。

我穷若匏瓜,于世良悠悠。

寂寞守一隅,非君谁见收。

庶几除三径,玩此岁方遒。

莫令子衿诗,更作商声讴。

形式: 古风

渴雨示府僚

东风破穷阴,农者亦望岁。

宿雪滋巳消,骄阳更为沴。

玑衡运元化,律吕导和气。

四序宜平分,斯人尚憔悴。

关中大兵后,所向半凋敝。

荆棘独至今,眷言可涕泣。

忆昨辞紫宸,从容画民事。

焦劳见颜色,旷荡洒恩惠。

开仓出其陈,履亩夺浮议。

乃知圣神心,独在舜禹际。

所忧吏不称,未足效兼济。

安得三日雨,滂沱泽厚地。

百昌奋皆作,吾亦免于戾。

吁嗟望云汉,冥漠想萍翳。

交泰及此时,群生岂终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