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一)

群峰斜枕郡城楼,石洞高悬最上头。

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

鸥鸟狎人闲自舞,亦知吾意已灵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探访三游洞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氛围。首句“群峰斜枕郡城楼”,以群山环绕郡城楼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雄伟而静谧的背景。接着,“石洞高悬最上头”点明了探访的目标——位于最高处的石洞,暗示着探索的艰难与神秘。

“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石洞周围的景物描绘得如出尘脱俗,仿佛是天外之物,又如同镜中倒映的云树,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清幽与壮观,也体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知和审美情趣。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则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了水势浩荡、雨幕低垂的动态画面,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最后,“鸥鸟狎人闲自舞,亦知吾意已灵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由与超脱境界的向往。鸥鸟的悠闲自得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仿佛诗人的心境已经化作了一艘灵舟,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航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宁静,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美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

刘一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二)

层峦回合俨枋栊,楼阙双开杳霭中。

华表鹤归留瞑色,虚堂人语落秋空。

山腰玉髓含云白,石窍丹砂映日红。

入夜振衣攀绝巘,箫声疑在月华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三)

洞门深处碧云多,万木森森鸟自过。

短棹乘风看石壁,长镵随舄入云罗。

溪流浅水寒仍绿,草没遗碑断欲磨。

下看澄波横素练,黄昏渔火带星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同熊宪使韩宪使张助甫潘参何国珍水部吴约卿侍御寻三游洞分韵四首(其四)

山蟠楚塞控三巴,谷口招寻此更嘉。

落日荒荒悲鸟道,炊烟漠漠隐人家。

参差月宇千峰合,窈窕云门一径斜。

蟹佩同君还北望,遥瞻紫气满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三游洞

洞里天地阔,洞外日月长。

峡山驱涛来,平楚青茫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