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子灦再次岐亭诗韵

秋堂展旧题,长啸呼茗汁。

清吹高寥寥,新桐翠犹湿。

幽居懒可恕,万事忘亦得。

看君掉尘鞅,学道心最急。

高天瞻龙鸾,破灶远鹅鸭。

留客酒满盆,蔬果不用羃。

坐久林月生,半酣双脚赤。

微吟昔年句,俯仰惭虚白。

似僧馀须髯,为儒负巾帻。

漫兴无风雅,取代四生泣。

虫叶镌窗阴,蜗涎篆墙缺。

念惟酬故人,何当问辞客。

多谢张长公,斯文乃遥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访友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句“秋堂展旧题,长啸呼茗汁”,展现了一幅在秋日的厅堂中展开旧日诗作,长声吟唱后唤来茶水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闲适与雅趣。接着,“清吹高寥寥,新桐翠犹湿”描绘了清风吹拂,新桐绿意未尽的景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幽居懒可恕,万事忘亦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解脱的心境。“看君掉尘鞅,学道心最急”则通过友人的形象,展现了追求学问与道德修养的迫切心情。

“高天瞻龙鸾,破灶远鹅鸭”运用对比手法,将高远的理想与世俗的琐事进行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留客酒满盆,蔬果不用羃”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小确幸。

“坐久林月生,半酣双脚赤”描述了夜深时分,月光洒满林间,饮酒至半醉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微吟昔年句,俯仰惭虚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作品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内心空灵状态的追求。

“似僧馀须髯,为儒负巾帻”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僧人与儒士,既表现了对宗教与儒家文化的敬仰,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漫兴无风雅,取代四生泣”表达了诗人对风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苦难的同情。

最后,“虫叶镌窗阴,蜗涎篆墙缺”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细微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念惟酬故人,何当问辞客”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能够再次相聚的期待。“多谢张长公,斯文乃遥集”则是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访友的场景,融合了自然景观、日常生活、情感抒发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学问、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叠前韵寄张元里

新诗海上来,拍案翻墨汁。

飕飗清风生,泱漭元气湿。

想见含毫时,妻孥笑相得。

庞公不解事,度物何急急。

村社散鸡豚,比邻断鹅鸭。

落笔无端倪,追虚破蒙羃。

嗟余苦吟多,不见龟眼赤。

何当举偏师,背城搏韩白。

高谈落麈毛,大笑堕巾帻。

一洗万古怀,不恤真宰泣。

秋风注糟床,瓶罂幸无缺。

尚有无味禅,差足饱嘉客。

心与德操期,鹿门斯可集。

形式: 古风

和坡公岁暮三诗(其一)馈岁

秋禾顷不登,糠覈忝为佐。

村中需半菽,市上腾百货。

风俗有往来,馈遗无小大。

衮衮迫岁除,礼失安敢卧。

叹世者贱儒,悯默惊独座。

民穷如抽裂,官急甚舂磨。

忧汝双手空,坐看佳节过。

苏公在今日,乡风不忍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和坡公岁暮三诗(其二)别岁

酒人方卜夜,顾景患其迟。

鲁戈挽颓阳,西逝不可追。

夙余肆娱弄,心情荡无涯。

纷然忧患并,歘尔移岁时。

揽镜瘦如鹤,遥羡鸡鹜肥。

霜日到檐宇,搅我三春悲。

悲来未能遣,岁复与我辞。

念念不停住,能无催早衰。

形式: 古风

和坡公岁暮三诗(其三)守岁

春风破残腊,溪壑惊龙蛇。

有如胸中物,芒角不可遮。

感此芳岁遒,健者夫如何。

煦妪命儿童,我静汝勿哗。

椒酒未尽倾,街鼓已三挝。

微吟杜陵句,可怕暮景斜。

勖哉今夕心,十年岂蹉跎。

一笑问三彭,此语将无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