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吃棒趁出犹费力,滴水冰生知未知,抛砖引玉有人识。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二首。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态度和对佛法的理解。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两大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的敬意,他选择向释迦牟尼行高礼而不跪拜弥勒,暗示了他对佛法精髓的独特追求,可能意味着更注重个人悟性而非形式上的膜拜。
"吃棒趁出犹费力",这里的“吃棒”是禅宗中的一种苦修方式,通过接受师父的杖责来磨砺心性。诗人说即使经历这样的苦修也感到吃力,表明他的修行之路并非轻松,而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滴水冰生知未知",这句寓言式地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顿悟,如同滴水虽微,却能冻结成冰,暗示着佛法的微妙与深远,即使是微小的领悟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抛砖引玉有人识",诗人以“抛砖引玉”自比,表示自己只是提出浅显的观点,希望能引发他人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相信自己的言论虽然朴素,但其中蕴含的智慧是值得人们去发掘和认识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期待。
不详
出头露角,指点方见。见处不留,分定针线。
下床扭住才拟议,拓开一掌佛法意。
脊背汗流唤得回,白莲花向半天开。
山水气空灵。两岸林峦列画屏。
倚枕滩声清刷耳,泠泠。况复深宵月下听。
芳草未流萤。对面楼帘卷水晶。
几处凭栏夜无语,冥冥。高下疏灯影带青。
赵州石桥,只见略彴。度驴度马,应病与药。
换步移身,在富全贫。当头如认著,东鲁问西秦。
天雷如鼓,云腾致雨。雨霁云收,新月一钩。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五年分疏太隔脉,东海鲤鱼多赤梢,南山大虫有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