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山庵次韵答李大

曾从春里踏残红,剥啄禅关一笛风。

茶味恰添钟梵后,诗情遥在水声中。

百年鹤径老松树,三月莺花古佛宫。

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匡南枝的《游阳山庵次韵答李大》描绘了诗人游历阳山庵的场景。首句“曾从春里踏残红”回忆往昔春天踏青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剥啄禅关一笛风"描绘出庵门前轻轻敲门声与悠扬笛声交织的宁静氛围,体现了僧侣生活的淡泊与禅意。

"茶味恰添钟梵后"写诗人品茗之后,听到寺庙的钟声,增添了禅意的韵味。"诗情遥在水声中"则进一步借流水声引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音。接下来两句,“百年鹤径老松树,三月莺花古佛宫”,通过描绘古老的松树和生机盎然的春景,展现出庵宇的悠久历史与自然和谐。

最后两句“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切,内心只剩下几行文字,试图参悟佛理,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空灵与宁静。整首诗以游历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禅宗意境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3)

匡南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里滩阻风

一棹麋城下,风高浪拍天。

滩头千橹避,沙尾万舟悬。

余霭浮孤鸟,残阳曳暮蝉。

沧江虹贯月,谁问米家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母还长沙暮泊城外亲友枉问话至夜分慨然有赋(其一)

五日零丁离虎穴,一家生死此渔舟。

已拌异地埋诗骨,竟有惊魂出逆流。

兵火余生成骇鹿,江湖何处著闲鸥。

严城永夜催歌哭,刁斗声声无限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母还长沙暮泊城外亲友枉问话至夜分慨然有赋(其二)

乡关已近意还惊,五月危舟泊岸轻。

六十衰亲归故国,一弯新月冷孤城。

却怜弟妹尝辛苦,久累亲朋卜死生。

百里烟尘竦长夜,艰难何以慰深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得汤臣弟书

小别又三月,乡心惨不舒。

可怜五十日,才得一封书。

丧乱思同气,艰难况索居。

烽烟方未已,生理复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