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侃对友人田元长所赠之诗的回应,巧妙地运用了“烟”字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超脱的情怀。
首联“几年无梦到凌烟,身似春蚕已再眠。”以“凌烟”象征理想或追求的目标,表达了诗人多年未实现梦想的感慨,将自己比作“春蚕”,寓意为经过两次努力仍未达到目标,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自嘲。
颔联“寡合荆人和白雪,独醒蜀道上青天。”运用典故,以“寡合荆人”比喻与世不合,难以融入世俗;“和白雪”则暗示了诗人追求高洁、不随波逐流的品质;“独醒蜀道上青天”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坚守自我、独立思考的精神,即使在艰难险阻的路上也能保持清醒。
颈联“渔樵好去任争席,富贵傥来羞执鞭。”通过渔樵的自由自在与富贵的虚幻不可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与其为了富贵而屈身事人,不如像渔樵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尾联“见说高真足官府,不妨长作地行仙。”以“高真”象征理想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在理想的境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同地行仙一般,不受尘世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高洁与世俗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