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公硕廷直息轩

涪翁六蓺学,力可当万人。

施州亦英特,文武备一身。

风味真颉颃,宛然喜相亲。

诗坛尝屡战,妙誉倾缙绅。

涪翁往播迁,风义颇凋沦。

施州奋不顾,伏腊赒且勤。

霜雪槁群木,凛然见松筠。

施州归夜台,遗编照青春。

嗟我独不识,览卷徒悲辛。

有子绍门户,飘飘气方振。

能文得父风,作语殊不陈。

流源日疏凿,岂易量涯津。

结庐依通衢,隔墙闹蹄轮。

颓然小轩上,息偃全天真。

男儿功名志,蠖屈终一申。

谁能效急急,俛仰车马尘。

涪翁为子名,高意庶可循。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题为《过张公硕廷直息轩》,描绘了对友人张公硕廷直的怀念与对其子的期许之情。

首句“涪翁六蓺学,力可当万人”,赞美张公硕廷直在六艺之学上的深厚造诣,其力量足以匹敌万人,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影响力。

接着,“施州亦英特,文武备一身”赞扬施州之地英才辈出,张公硕廷直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风味真颉颃,宛然喜相亲”形容两人情投意合,如同并驾齐驱的骏马,喜悦地相互亲近。

“诗坛尝屡战,妙誉倾缙绅”表明张公硕廷直在诗坛上多次征战,其高超的文学成就赢得了缙绅们的赞誉。

然而,“涪翁往播迁,风义颇凋沦”指出涪翁的离世使得风骨和道义有所衰落。

“施州奋不顾,伏腊赒且勤”赞扬施州在涪翁离世后,依然不畏艰难,尽力照顾涪翁的家人,表现了深厚的友情。

“霜雪槁群木,凛然见松筠”以自然景象比喻,霜雪使树木枯萎,却凸显了松竹的坚韧不拔,象征着张公硕廷直的品格。

“施州归夜台,遗编照青春”描述施州最终追随涪翁而去,但他的作品将永远照亮后人的青春岁月。

“嗟我独不识,览卷徒悲辛”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认识张公硕廷直的遗憾,以及阅读其作品时的深切哀伤。

“有子绍门户,飘飘气方振”提到张公硕廷直的儿子继承了家族的荣耀,精神风貌正蓬勃向上。

“能文得父风,作语殊不陈”强调儿子不仅擅长文学,而且继承了父亲的风格,言辞新颖不俗。

“流源日疏凿,岂易量涯津”比喻家族的传承如同流水,日益清晰,难以估量其深远。

“结庐依通衢,隔墙闹蹄轮”描绘了张公硕廷直居住在繁华街道旁,周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颓然小轩上,息偃全天真”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张公硕廷直在小轩上休息,展现出他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男儿功名志,蠖屈终一申”寄寓了对张公硕廷直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功名志向,即使暂时遭遇挫折,最终也能有所成就。

“谁能效急急,俛仰车马尘”表达了对追求功名的世俗生活的讽刺,认为不应过于急躁,而应像张公硕廷直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涪翁为子名,高意庶可循”最后,诗人希望张公硕廷直的儿子能以涪翁为榜样,遵循其高尚的意愿行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后人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静舍与蔡秀如承事会话

浮云无根蒂,合散不可拘。

忽然随高风,千里各须臾。

吾生共天壤,出处良亦如。

忆昔淮水滨,与君倾盖初。

翘翘两弟昆,文彩照冰壶。

门阑本世胄,折节胜寒儒。

扁舟倚高岸,为我饭伊蒲。

清谈落犀麈,鄙吝惊扫除。

一别今四载,相忘寄江湖。

朅来过汝颍,吊旧投生刍。

夤缘访山水,岁晚倦回车。

萧萧古寺底,彷佛日已晡。

闻君户外音,倒屣迎前趋。

胡为乎来哉,吏牒颇驰驱。

高材困所役,何似林间樗。

清寒凛败屋,猛燄焚枯株。

胡床坐相对,气貌温以舒。

明朝各异县,那得同蘧庐。

无烦叹离索,且尽一笑娱。

形式: 古风

赠耿纯叔秘校二令侄

高门知积庆,堂上有诸郎。

礼乐非童子,诗书见义方。

经营羞弱羽,腾踏羡飞黄。

富贵由勤苦,五车安可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读子苍诗卷(其一)

蜀国奇男子,能文到古人。

淳源稽大雅,妙曲和阳春。

节物惊摇落,僧坊断四邻。

看君新著述,时与短檠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读子苍诗卷(其二)

大册雄文未许窥,百篇先读海陵诗。

疲驽伏枥空骧首,飞兔流星作么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