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万古孤臣路,但有冰霜无雨露。
瀚海茫茫百丈冰,崩崖裂石阴风怒。
阳鸟惨戛玻璃声,素虬翻飞鳞甲舞。
鸿濛凿破冰柱摧,流沙冻坼晶屏冱。
堠亭百里断炊烟,多少征人从此去。
玉关西出穹庐高,惊沙和雪飞战袍。
要令边人识麟凤,暂离禁闼驰征轺。
中途枉我瑶华什,坐令空谷闻虞《韶》。
乃叹昔人处忧患,和平意旨无喧嚣。
苏李论交记畴昔,汉南杨柳长安月。
更忆鸠兹话雨时,风涛过眼成飘瞥。
人海浮沈三十年,太息河梁垂老别。
愿君郑重此须臾,西燕东劳两愁绝。吁嗟乎!
我生局促如辕驹,有梦不到狼居胥。
汉家三十六属国,昔日域外今中区。
羡君乘槎历西海,双蛟夹楫趋天吴。
重溟万里若咫尺,艮维况乃同车书。
罗胸浩荡星宿海,抚掌挥斥昆仑图。
昆仑峨峨矗天表,寒门悲风何杳窱。
烛龙垂头火鼠潜,羲君御日不能到。
羌笛吹回大地春,春风先遍河湟道。
乍闻塞外玉龙谣,待迎天上金鸡诏。
不详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二十四日生,无锡城内下塘人。父杨延俊,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官至山东肥城等县知县。幼承家学。光绪二十五年迁任长芦盐运使。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他亲率盐勇坚持巷战,保卫天津,致使左、右两股受伤。光绪二十八年,以三品京堂候补,奉命督办顺天、直隶纺织事务。光绪三十年以病乞休,回锡赋闲家居,辑成《聊自娱斋诗文集》一卷。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十七日病逝,终年74岁
忆我六月浮海吴陵来,吴陵园社生荒苔。
忽见招提古柏势夭矫,疑是苍龙堕地迟风雷。
铜柯铁干老无匹,参差何祇百年物。
胡不腰腹磐磐四十围,但见一枝一折争虬屈。
咫尺之势远莫比,晴空似有天风起。
胡不参天直扫浮云浮,至今低首檐前伍桃李。
噫嘻此柏何好奇,好奇无乃非时宜。
山僧老丑有微尚,摩挲枝干前致辞。
纷纷黛色诸侯墓,劫火烧残瞬非故。
亦有霜皮古庙前,空嗟材大艰遭遇。
此柏拳曲全其天,青葱万古浓阴圆。
元精耿耿不可遏,拗金屈铁相回旋。
夜夜空阶郁风雨,低徊似与山僧语。
日日虚堂动钟鼓,婆娑更向山僧舞。
只共苍官守岁寒,不须青帝私春煦。
苍茫海气连岳墩,浮岚拥处思移根。
天阴一作老蛟吼,灵旗飒飒烟云昏。
留此三日不忍去,安得好手一写真。
戴文节,汤将军,风流已矣今无存。
不然图此槎丫崛强出腕底,日与忠魂毅魄摩荡空群伦。
西湖狐火庚申年,精蓝仙宇隳堤壖。
兵后数祠隆报祀,断碑零落残碍迁。
苏公祠成蒐故实,壁扪诗碣文犹全。
使车凄然溯手泽,湖光渺渺湖波漩。
盛衰回环六十载,祇今依旧云霞嫣。
拟收新景付藻绘,况见遗轴图清妍。
江山不殊台榭异,尸祝重■祠边船。
苏公于杭遗泽厚,功复六井驱葑田。
翳蔽二十五万丈,一朝席卷如风烟。
茅山盐桥通运道,六议合向桥梁镌。
今之湖淤已大治,内河疏浚犹缺焉。
支分派别辨清浊,石砻图说思前贤。
使君有志盍任此,兴复水利筹宜专。
圣朝轻帑重民命,不须减粜常平钱。
家世此邦有遗爱,恤囚如种火宅莲。
云车风马吏已仙,双高峰色长娟娟。
灵旗月映南屏圆,有时骑鹤来翩跹。
感今讴昔播管弦,诵芬述德倾言泉。
展图如操左券然,惠风朗日图中天。
衢山苍苍衢水碧,四千年中一瑰硕。
东南已遍昆明灰,太末犹余丞相柏。
赣州祀自咸淳始,莲花一祠傍珂里。
血食当时已如此,况更百世月在水。
拱辰门外瓴甓荒,入城两徙钟楼旁。
先后郡守屡修葺,灵旗飒飒飘虚堂。
我来肃拜值兵后,祠孙零落祠摧垢。
丹雘群分清俸钱,蕉荔新酾石室酒。
神之来兮风穆清,如听琴韵声和平。
神之去兮动云幕,翩翩疑有横江鹤。
迎神送神我作歌,公傥被发来相过。
思公治郡妙宽猛,古今相去何其多。
三衢人士汲修绠,标表从公发深省。
爱直多应愧长官,孝弟真宜式乡井。
仁言利溥章疏醇,宽全君子排小人。
力为朝廷惜元气,岂以铁面矜龂龂。
十卷遗书后人守,梨枣修完垂不朽。
墓门更拟砻丰碑,重刻髯苏字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