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锁窗醉枕惊眠处。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叶上鸣秋雨。

飞阁愁登,倚阑凝伫。孤鸿影没江天暮。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愁思和情感。首句“沈水销红,屏山掩素”生动地勾勒出一片落叶纷飞、山峦蒙尘的秋日景象,其中“沈水”指的是河水在秋天变得清澈,“销红”则是树叶变红后渐渐凋零,“屏山掩素”形容山色被轻纱般的薄雾所笼罩。

接下来的“锁窗醉枕惊眠处”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秋景中,不由自主地沉浸于睡梦之中,甚至连日常的警觉都抛诸脑后。这里的“锁窗”暗示了一种幽闭和静谧,“醉枕”则是对睡眠状态的一种形容。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叶上鸣秋雨”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秋天的景象。其中“芰荷”指的是水生植物,其香气在秋风中弥漫,而“芭蕉叶上鸣秋雨”则是对那细小雨滴击打在大叶上的声音的一种拟声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道:“飞阁愁登,倚阑凝伫。”这里,“飞阁”形容楼阁高耸,“愁登”则是诗人登上高阁时所怀的忧愁之情,而“倚阑凝伫”则描绘了诗人在栏杆旁边停留凝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索和感慨。

末句“孤鸿影没江天暮。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中,“孤鸿”指的是秋天里偶尔传来的鹅叫声,它的声音似乎带着孤独和凄凉。“影没江天暮”则形容黄昏时分,那些飞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江边的天际。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其中,“行云”指的是飘浮不定的云彩,而“懒寄好音来”则是希望通过这些云朵将自己的声音或信息传递给远方的人。而“断云暗逐斜阳去”则形容那些被风吹散的云朵随着西斜的太阳渐渐消逝,带有一种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情怀,以及对于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52)

石孝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 字:次仲
  • 籍贯:江西南昌
  • 生卒年:1166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

鸾孤凤只。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

一味恓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

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

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其一)

友莺梦蝶。寻花问柳深相结。教春去后群芳歇。

零落朋游,辜负好时节。眼边愁绪多于发。

迢迢一水通吴越。旧欢新恨都休说。

坐暖残红,沈醉碧天阔。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其四)

红娇翠弱。怨人珠泪频偷落。归期莫负青笺约。

雨断云销,总是初情薄。夜深秋气生帘幕。

半衾依旧空闲却。故人何处孤舟泊。

两岸秋声,一夜风涛恶。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其三)

空庭草积。吹花风去春无迹。锁鸾深处应相忆。

红染罗巾,颦损眉山碧。曲屏尘暗双鸂鶒。

醉衾不暖炉烟湿。一帘暝色人孤寂。

梦里灯残,心上雨声滴。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