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景象。首句“绿树阴中不掩关”,以绿树的浓荫为背景,暗示了一种隐秘或封闭的空间感,但“不掩关”又透露出一种开放和自由的气息。接着,“茅檐风静燕初还”,描绘了屋檐下燕子归巢的情景,风平浪静,燕子归来,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氛围。然而,这种宁静之中却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愁绪。“沧波渺渺斜阳外”,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广阔无垠,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断送诗愁是远山”,将诗人的愁绪寄托于远处的山峦,山峦仿佛成了愁绪的载体,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无法排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愁绪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敏感捕捉和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