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

山月晴初见,松云散不闻。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

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以“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为题,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山阁,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

首句“山月晴初见”,描绘了晴朗夜空中初现的明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松云散不闻”一句,通过松林间的云雾散去,听不到任何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空灵。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在人前,他愿意保持独立和淡泊,不愿被世俗所扰;但面对客人时,他又不敢轻易表露真实想法,显示出其性格中的复杂与挣扎。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像弱女子一样软弱无力,渴望能再次发出正义之声,呼吁改变。

最后,“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表明诗人虽深知自己并非圣贤,却也渴望与自然界的鸟兽为伍,寻求心灵的归宿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途中追感

尚子原无累,经年逐马尘。

息心空望岫,免饿幸依人。

盛发风何怒,搓牙木有神。

几回思买隐,自哂许由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雪后寄怀汤伯蕃

风叫云围一草庐,了无人到问菇芦。

空林跌地一声雪,野水依蒲几点凫。

即景无诗因病废,登山有杖胜儿扶。

寻梅我是襄阳孟,郑五桥边得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山中无茶炭,暇则拾松枝诸物煮汤饮之,细数之五,有相助为理之意,因名曰五松汤

松毛松果兼松节,松梗松皮火亦香。

天惠山中清受用,敕封处士五松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除夜

讨债追呼到佛庐,也知此事不饶余。

曾追风雨重阳句,原少桃花人面书。

佳节每因消渴错,閒人难得长公如。

堪怜四十今年是,事事都除诗未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