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其三)

夜时对青灯,朝晨向红日。

渴饮一杯汤,饥餐两器食。

荣衰受荣衰,得失顺得失。

一事到眼前,一事与擘画。

不到眼前者,空思乱胸臆。

非惟昏人神,且是长戚戚。

吾今知此愆,念之戒勿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夜坐(其三)》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首句“夜时对青灯,朝晨向红日”,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面对青灯,清晨则面向初升的红日,象征着人生的昼夜更替,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接着,“渴饮一杯汤,饥餐两器食”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物质需求的适度,不追求奢华,体现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荣衰受荣衰,得失顺得失”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待人生起伏、得失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因一时的荣华或挫折而过分激动或沮丧,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一事到眼前,一事与擘画;不到眼前者,空思乱胸臆”强调了对当前事物的关注与规划,以及避免过度担忧未来未发生的事情,教导人们专注于现实,合理规划生活。

“非惟昏人神,且是长戚戚”指出过度忧虑和消极心态会损害人的精神,导致长期的忧愁和不安。

最后,“吾今知此愆,念之戒勿失”表达了诗人对上述道理的深刻领悟,并希望将这些智慧铭记于心,不再迷失方向。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智慧,在日常中体悟真理,是一首富有启示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题钱塘三贤堂

暑雨过林壑,青青发幽香。

徘徊湖水边,路转山横岗。

朱门严古祠,中有水仙王。

配食者谁子,三贤坐高堂。

当年处士庐,郁然眇相望。

故侯白与苏,龙章照钱塘。

人生死即已,姓字何芬芳。

修名贵自立,隐德千古光。

文章发政事,百世胡能忘。

因看游鱼潜,更想冥鸿翔。

微官得休沐,况复五月凉。

兹游获胜践,不觉歌声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清桐

清桐发初叶,朝景散辉荫。

幽人独步久,兴寄颇自任。

薰兮一以风,山鸟孰知禁。

平流走乱石,可漱尤可枕。

形式: 古风 押[沁]韵

田里间见荷花

避暑暑复至,乘凉凉未来。

平生欲快意,命也何疑哉。

驾言田里间,薰风动蒿莱。

小池其谁家,亦有荷花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芍药

庭中鲜香起,犹觉春有馀。

岂谓众芳歇,而乃自发舒。

温风拂波软,朗日明林虚。

盘盂作态度,翡翠为襟裾。

一枝已恼我,满栏无奈渠。

偶尔著醉目,何碍幽人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