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八景并序(其八)五雷坛

何人筑土拥平冈,知是游雷此地藏。

曾鼓乾坤施号令,能驱风雨迅威光。

道人奉法时瞻礼,过客祈灵每谒望。

忽听一声天外动,轰然直在此山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雷坛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诗人以“何人筑土拥平冈”开篇,巧妙地引入了五雷坛的所在之地,仿佛这坛是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产物,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接着,“知是游雷此地藏”,暗示着坛内蕴藏着强大的自然之力,如同游走的雷霆,随时准备释放其能量。

“曾鼓乾坤施号令,能驱风雨迅威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五雷坛的神威,它能够撼动天地,指挥风云,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限于自然现象的控制,更蕴含着某种深远的哲学意味,让人感受到宇宙间的和谐与秩序。

“道人奉法时瞻礼,过客祈灵每谒望”则描绘了人们对于五雷坛的敬畏与崇拜之情。无论是修行的道人,还是普通的过客,都对这里充满敬意,通过仪式和祈祷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五雷坛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是精神信仰的象征。

最后,“忽听一声天外动,轰然直在此山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五雷坛的震撼瞬间。仿佛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的一声巨响,直接在山阳之地回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力量的世界之中。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五雷坛的威力,也激发了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雷坛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哲思与想象的空间。

收录诗词(8)

刘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市桥春涨

虹桥历年知几许,桥头趁市人如雨。

三春潦涨从天来,飞湍激漱中流柱。

中流砥柱立不难,岂畏怒浪高如山。

古今豪杰经过此,何人只手回狂澜。

形式: 古风

凤台秋霁

高台峨峨近仙宫,下有翠竹兼梧桐。

相传凤鸟曾此止,一朝凤去台仍空。

大明圣人履天位,岁稔时和群物遂。

休徵毕至无后期,凤兮当应文明世。

形式: 古风

彭峒水帘

峒中旧有神仙宅,峒门迥与红尘隔。

骊龙夜半捲银河,喷作明珠下檐额。

云霞为幔月为钩,四时垂地长不收。

更阑人静籁悄悄,满天风雨来清秋。

形式: 古风

海月风帆

仙岩瞰海涵真迹,古来却有人能识。

舟行往来渺茫间,帆影分明印岩石。

潮生恶浪翻鱼龙,潮平千里如鉴空。

夜深明月浸波底,隐映真如罨画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