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

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闻道五陵儿。

蛟龙吼波面,冲碎琉璃。

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使君冠盖追。

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

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日暮楚天低。

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

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翻译

云雾散去,酷暑消退,新蝉在高高的柳树上鸣叫。
手握紫色香囊,抽出绿色剑鞘,手腕上挂着两串吴丝编成的饰品。听说那是五陵少年。
蛟龙在水面咆哮,激起的波浪冲击着琉璃般的水面。
在热闹的画鼓声中,人们争夺锦旗,红色旗帜随风飘扬。官员们的车马紧随其后。
美酒如彩霞般翻腾,歌女们敛起笑容。
扇子轻轻摇动,带来一丝清凉,穿透单薄的衣服。傍晚时分,楚天显得更低沉。
金蛇般的闪电在水面跳跃,映照出千顷霜白的溪流。
宴会结束后,不必再点燃珍贵的蜡烛,只借月光送客人回家。

注释

飞脚:疾驰的马蹄。
祛:驱除。
新蝉:刚出壳的蝉。
兰佩:佩戴的香囊。
蛟龙:神话中的龙。
锦标:竞赛中的奖品。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翠敛:翠绿的眉毛收敛。
玉宇:形容清冷的天空。
金蛇:比喻闪电。
宴罢:宴会结束。
宝蜡:珍贵的蜡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热闹的宴会之后,夜幕降临时的情景。开篇三句勾勒出夏末秋初的季节特点与自然景象:云收、日祛怒暑,新蝉鸣时,营造出一种天气逐渐转凉的氛围。

接着,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描绘的是宴会上女性装饰与男性佩剑的细节,这些形象展示了当时人的豪华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闻道五陵儿”一句,可能是在提及某个出自五陵的人物,或是指代某种特质或事件,但在此处似乎更多地起到了转换场景的作用,为后文的描述做铺垫。

蛟龙吼波面、冲碎琉璃,是对激烈波涛的一种夸张描述,可能暗示着宴会上某种强烈的情绪或是某种竞技游戏的激烈场面。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则是对宴会上进行的某种比赛或是表演的生动描写。

“使君冠盖追”一句,可能是在提及宴会上的尊贵人物,使君在追逐着什么,这里留下了一丝悬念。

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是对宴会上饮酒欢乐的场景进行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状态。

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这两句则是对夜晚气温下降时人们感受的细腻刻画。日暮楚天低,则是时间流转和环境氛围的进一步描绘。

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是对深夜景象的一种奇特描写,可能暗示着宴会之后人们心中的某种激荡或是不安。

最后,“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则是对宴会结束后人们点燃蜡烛、依靠窗前赏月的温馨场景进行的描绘,这也是整个诗篇情感上的一个落脚点。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宴会细节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画面,同时也通过对时间流转和气温变化的刻画,传递出一种从热闹到宁静,再到某种深夜思绪的情感过程。

收录诗词(1)

鄱阳护戎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送人归江西

片帆天际归舟,好风动、吹来消息。

浪间双桨,回头春杪,去来几日。

十八滩头,水飞如舞,石巉如壁。

把连樯白粲,等闲卸却,更呼取、艅艎入。

不羡公家事了,羡二难、一番游历。

江花江水,无边风月,不知行役。

和郁孤词,倚崆峒剑,唤醒龙蛰。

试问君,过我青原,听得几声羌笛。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摸鱼儿.黄时中入郡幕

晓峰高、飞泉如瀑,潜虬鞭驾轩翥。

为他一片韩山石,直到红云天尺五。

想应道、公皆安在来何暮。金川小渚。

那韶石参天,郡纲宜录,为我分南顾。

锦衣昼,满袖尚疑香雾。催人富贵如许。

岭云见说今如砥,凤挟九成迎舞。烦道甫。

问金镜铁胎,还记开元否。封词寄与。

但目送河桥,吟消醉拍,载酒满江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庭芳

良月霜清,小春寒浅,瑞庭蓂荚双飞。

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

此际高门袭庆,真贤降、金璧生辉。

传瀛海向歆父子,相继大名垂。

广寒,山藉在,笔驱造化,夕照虹霓。

暂徘徊、莲幕名誉交驰。

行继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迟。

当清夜,神交大一,相对熟青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

日午打三更,谁人打得了。

形式: 偈颂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