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三首(其二)

关山摇落雁飞迟,江汉飘零有所思。

倦客自怜苏季子,故人谁问介之推。

露催络纬窗间织,风缉蟏蛸户外丝。

独荷慈亲念游子,倚门日日数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秋日杂兴三首(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关山摇落雁飞迟”,通过描绘关山落叶、大雁南飞的秋景,烘托出季节的萧瑟与离别的情绪。"江汉飘零有所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心中充满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接下来,“倦客自怜苏季子”借用苏秦的典故,表达自己像倦怠的旅人一样,怀才不遇,自我怜惜。"故人谁问介之推"则借介之推不慕名利的典故,感叹知音难觅,无人理解自己的心境。

“露催络纬窗间织,风缉蟏蛸户外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暗示时光流逝,生活琐碎,诗人独自承受着孤独和期待。"独荷慈亲念游子",诗人强调自己虽在外漂泊,但深感家中母亲每日倚门盼归的深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对亲情的眷恋,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过淇县,闻右衡助县尹校士,未得一见。用玉田韵赠之

恨双萍、咫尺未相逢,荒城暮烟遮。

过中原几度,凄凄雁稆,莽莽虫沙。

老矣兰成词赋,萧瑟向谁嗟。

和泪弓衣字,题遍天涯。

故侣晨星还剩,叹羁雌处处,梦绕京华。

待巢痕重觅,却换旧烟霞。

正深夜、酒醒灯暗,乱愁生、浑不为思家。

飘零感、一枝持赠,惟有芦花。

形式:

秋日杂兴三首(其三)

明河如练月娟娟,坐对清光只自怜。

夜久不知沾白露,梦回犹记到钧天。

汝南遗老推黄宪,海内诸公忆郑虔。

万里归来无寸补,论交惭愧到忘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沈仲说二首(其一)

欲采芙蓉寄所思,秋江风露正离离。

每因见月怀玄度,可但看诗说项斯。

溪上燕辞华屋早,槎头鱼上碧波迟。

太平无事差科了,归共原泉理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沈仲说二首(其二)

野人篱落并江濆,竹里流泉竹外云。

好学橐驼惟种树,莫誇司马最能文。

小桥斜接渔樵路,落日争呼雁鹜群。

独忆咏归亭上客,久留城府思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