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合欢香影拂西斋,萱草前临小槛开。
待尔忘忧与蠲忿,争如无事起灵台。
这首诗描绘了西斋内夜合花与萱草相映成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借由这些植物的特性,为来访者带来忘却忧愁和消除愤怒的效果,同时也暗示了在无事之时,心灵应保持宁静。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夜合花与萱草分别寓意着和谐与安慰,而“灵台”则代表了心灵的纯净与清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不详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
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
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
会得主人将雅意,欲教邻境伏香名。
全开正弄朝霞色,半谢犹含暮雨情。
只上宾筵共一醉,也胜浑不见芳英。
蓬山曾许挹浮邱,踰纪光阴一瞬休。
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
我临宾席频先醉,君对仙棋几自讴。
千里诗来还感旧,不堪斜日凭边楼。
一从西北困边尘,瀛馆仙游更莫亲。
只惯弯弧挥太白,几曾横槊赋青春。
晴郊按猎长侵暮,夜橐飞邮不待晨。
多羡某棠阒无讼,时将佳句恼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