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其二)

荻篱萧洒织来新,茅屋横斜画不真。

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

岛居莫笑三百里,菜把活它千万人。

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新编的荻篱显得潇洒,茅屋歪斜仿佛画中景。
在干燥的土地上种稻无需水,湿芦经过火烧可作柴薪。
即使岛屿偏远三百里,蔬菜也能养活众多人群。
狂风巨浪拍打天空,却从未惊扰丝毫尘埃。

注释

荻篱:用荻草编织的篱笆。
萧洒:清清爽爽,有风度的样子。
画不真:难以用画笔精确描绘。
乾地:干燥的土地。
那用水:不需要用水灌溉。
湿芦:潮湿的芦苇。
成薪:成为燃料。
岛居:住在岛上。
菜把活它:蔬菜支撑着生活。
千万人:形容数量众多的人。
白浪打天:巨浪拍打天空。
风动地:风势猛烈。
何曾:从未。
惊著:惊扰。
一微尘:丝毫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荻篱萧洒织来新,茅屋横斜画不真”两句,通过对水边荻草编织成篱笆和简单茅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接着,“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生活上的智慧。

“岛居莫笑三百里,菜把活它千万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外界广阔世界的淡然态度。最后,“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则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的心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其一)

蓼岸藤湾隔尽人,大江小汊绕成轮。

围蔬放荻不争地,种柳坚堤非买春。

匏瓠放教俱上屋,渔樵相倚自成邻。

夜来更下西风雪,荞麦梢头万玉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从范至能参政游石湖精舍坐间走笔二首(其二)

震泽分波入,垂虹隔水看。

何须小风起,生怕牡丹寒。

政坐诸峰好,端令落笔难。

催人理归棹,落日许无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从范至能参政游石湖精舍坐间走笔二首(其一)

孤塔鸥边迥,千岩镜里看。

折花倩人插,摘叶护窗寒。

不是无相识,相从却是难。

归舟望精舍,已在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从提举黄元章登齐山寺后上清岩翠微亭望郡城左清溪右大江盖绝境云

西山落日浴长江,并贯清溪作一光。

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楼台玉塔云间见,杨柳金堤镜里长。

客子要穷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