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野泊

渺渺西风芦荻洲,崆峒云物望中收。

一天残照生鸦背,满目青山画虎头。

八九人烟依村住,两三渔火杂萤流。

郁孤台畔清砧月,重唱刀镮鬓已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衍梅的《虔州野泊》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象。"渺渺西风芦荻洲"开篇以轻柔的西风吹过芦苇丛生的水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崆峒云物望中收"则暗示远方的山峦云雾在视线中渐渐消散,画面开阔。

"一天残照生鸦背"描绘夕阳余晖洒在乌鸦背上,增添了时光流转和孤独感。"满目青山画虎头"运用比喻,将青山比作猛虎的形象,生动展现了山势的雄壮和苍茫。

"八九人烟依村住"写出了村庄稀疏的人烟,透露出乡村的宁静与寥落。"两三渔火杂萤流"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渔火与飞舞的萤火虫交织,增添了几分幽寂之美。

最后,"郁孤台畔清砧月"将视线转向郁孤台,月光下捣衣声清晰可闻,诗人借此表达岁月如梭的感慨。"重唱刀镮鬓已秋"以刀镮声和自己两鬓斑白,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个人的沧桑变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虔州野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收录诗词(6)

王衍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

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

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

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冬夜检书寒气逼人作此自遣

文史三冬足,澄怀卓荦观。

千秋列眉睫,方寸起波澜。

人定地疑僻,夜深镫亦寒。

不妨北风劲,容膝易为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白鹤峰

瑞霭接龙眠,空濛腾紫烟。

一堤环水碧,三面枕山圆。

树杪撑楼阁,峰肿种稻田。

竟思骑鹤去,把臂学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宿韬光庵

纵步蹴鸟脊,惊回幽篁鸣。

却顾所历径,一步一峥嵘。

阴崖白日晃,倒射两睫青。

乐此深山中,泉水长泠泠。

何不向石室,调琴和松声。

松声与琴声,并入泉声听。

人间静住福,孰与兰奢争。

苍然巢枸坞,日暮愁攀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