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日栖梧凤,曾为尧树乌。
世方尊狱吏,望自属公孤。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凤凰与乌鸦,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句“昔日栖梧凤,曾为尧树乌”以“梧凤”与“乌鸦”形成鲜明对比,梧凤象征着高贵、吉祥,而乌鸦则代表低贱、不祥。这里借以表达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评。
“世方尊狱吏,望自属公孤”则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世态炎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狱吏的地位反而被尊崇,而真正公正无私的人却备受冷落。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讽刺,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缺失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对比与反差中,展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与道德坚守。
不详
香眉居士。明清戏曲作家。崇祯十三年进士。历任南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清顺治三年(1646)任泉州知府时,因得罪郑芝龙免职南返。明亡后,在福建参加抗清。清顺治末以僧服归隐故里众香庵。他工古文词,晓通声律,思致艳逸,所制词曲,命侍儿吟唱,时吹箫度之,自己也能唱曲吹箫。作有杂剧《风流》。另著有《香眉亭诗集》、《香眉词录》、《宋遗民录》等著作
岂意开圜室,谁曾赐鉴湖。
万花含笑日,喜气到菰庐。
灯花明若镜,秉烛竟归人。
垒块分中散,纷纶得大春。
琴书千里梦,金粉六朝身。
路鬼揶揄好,人谁信汝贫。
祖帐应无及,春明键始开。
江淮双带接,风雪片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