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叠韵送借山上人》由清代诗人董俞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借山上人的离别场景及对友人修行生活的向往。
首句“采得莼丝不暂停”,以莼丝的采摘比喻友人借山上人的行踪不定,隐喻其修行之路的飘逸与自由。接着“阖闾城畔漾归舲”一句,描绘了友人乘船归返的情景,暗示了离别与回归的主题。
“座中怪我头先白,花底逢师眼倍青”两句,通过对比友人与诗人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精神境界的赞美和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久住云山偏识路,偕游麋鹿欲忘形”则展现了友人借山上人在云山之中修行的自在与超脱,以及诗人对其生活状态的羡慕与向往。借山人与麋鹿的相伴,象征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最后,“何当访尔禅栖处,树古岩幽一卷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修行之地的憧憬,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自探访,体验那份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追求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