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韵送借山上人

采得莼丝不暂停,阖闾城畔漾归舲。

座中怪我头先白,花底逢师眼倍青。

久住云山偏识路,偕游麋鹿欲忘形。

何当访尔禅栖处,树古岩幽一卷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叠韵送借山上人》由清代诗人董俞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借山上人的离别场景及对友人修行生活的向往。

首句“采得莼丝不暂停”,以莼丝的采摘比喻友人借山上人的行踪不定,隐喻其修行之路的飘逸与自由。接着“阖闾城畔漾归舲”一句,描绘了友人乘船归返的情景,暗示了离别与回归的主题。

“座中怪我头先白,花底逢师眼倍青”两句,通过对比友人与诗人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精神境界的赞美和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久住云山偏识路,偕游麋鹿欲忘形”则展现了友人借山上人在云山之中修行的自在与超脱,以及诗人对其生活状态的羡慕与向往。借山人与麋鹿的相伴,象征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最后,“何当访尔禅栖处,树古岩幽一卷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修行之地的憧憬,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自探访,体验那份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追求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7)

董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计甫草泛东溪访朱子蓉不遇

回廊高阁几追攀,鼓枻仍寻旧路还。

翠竹两崖不不见,塔铃声在水云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晚泊嘉兴

日斜抵槜李,萧寺起钟声。

灯火移舟见,星辰穿树行。

近城喧爆竹,到岸罢棋枰。

应对鸳湖月,飘零酒一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泊王江泾

舟横野浦卧沙明,五月凉生景倍清。

灯火照波萤乱点,凫鹥隔岸夜无声。

千林桑叶留人采,万顷湖田待雨耕。

记取东风还有意,酒旗吹向阖闾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秋登慈云寺千佛阁

武塘弥望尽平畴,高阁凭栏指顾收。

残暑已应辞薄暮,惊飙陡觉入新秋。

千家树簇孤城静,百道溪穿满邑流。

最是下方忧旱切,雨坛铃盖晚来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