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篇

雍雍鸣雁,肃肃羽衣,翱翔下上鸣声偕。

避寒就暖向南国,云多水阔粳稻肥。

朝游沧江曲,夕止清镜湄。沙鸡野鹭,未许为匹仇。

不解传尺素,讵令充奠仪。漂泊野逸畴能羁。

嗟彼孔鸾,文彩陆离。俯仰雕笼,匪人则饥。

顾尔鸣雁,宁不惭羁縻。雍雍鸣雁,载鸣载飞。

天高海阔任所之。

长年不用忧罗网,成汤新政为尔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鸣雁篇》由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描绘大雁的迁徙与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羁绊的思考。

首先,诗中以“雍雍鸣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雁群和谐飞翔的场景,展现了雁群的秩序与团结。“肃肃羽衣”则进一步强调了雁群的整齐与庄严。接着,“翱翔下上鸣声偕”描绘了雁群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鸣叫声和谐一致的画面,体现了雁群生活的自在与美好。

随后,诗人通过“避寒就暖向南国,云多水阔粳稻肥”这一句,巧妙地将雁群的迁徙行为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雁群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暗示了它们对温暖与食物的追求。接下来的“朝游沧江曲,夕止清镜湄”描绘了雁群在不同地点的日常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同时也体现了雁群生活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沙鸡野鹭,未许为匹仇”一句,诗人通过对比雁群与其他鸟类的关系,表达了雁群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接着,“不解传尺素,讵令充奠仪。漂泊野逸畴能羁”则通过雁群无法传递书信和充当祭品的无奈,以及它们在广阔天地间的自由漂泊,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

最后,“嗟彼孔鸾,文彩陆离。俯仰雕笼,匪人则饥”通过对比孔鸾(传说中的神鸟)与雁群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调了雁群在自然中的自由与幸福。而“顾尔鸣雁,宁不惭羁縻”则直接抒发了对雁群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束缚与羁绊的反思。

整首诗以雁群的迁徙与生活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和谐与冲突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5)

朱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马歌

汉家炎德昭华夏,灵瑞纷纭自天下。

既报丹泉产玉芝,还闻渥水生神马。

万里梯航进献来,穷荒大漠风沙开。

虬纹凤臆世希有,四方争睹真龙媒。

雄姿逸气何飒沓,虎豹怒震神灵慑。

蹴踏昆崙云满身,飞扬瀚海冰生鬣。

君王晓起阊阖寒,凭轩大阅开天颜。

圉官森立不敢近,诏令拂拭归天闲。

逸群压尽三千众,驽骀衮衮知何用。

饲秣宁论饱豆刍,敷张正倚登高颂。

玉鞍新被锦障泥,振竦似嫌金络羁。

红光上喷精采动,只欲变化随龙飞。

平明校猎都门外,羽林壮士金为铠。

追风蹑电万骑从,赢得天街沸人海。

吾皇重人不重物,岂向遐方求骏骨。

既嗟周穆事荒淫,仍悲汉武穷征伐。

高台正为求贤开,黄金白璧如山堆。

君才倜傥况无匹,早见飞腾蹑上台。

形式: 古风

友人高贵琦尝作问薝卜诗予为代答

南薰播荡来舜琴,江村处处皆绿阴。

开花却喜值脩景,托根况得依中林。

孤标挺挺同乔木,密叶幽丛蔼烟绿。

嫩蕊新装浅淡金,清肌莹贴温柔玉。

当知异品来仙府,凡草那能此清楚。

半开临砌复临池,乱吐宜晴更宜雨。

长嗟时菊太鲜妍,却笑疏梅颇寒苦。

兰蕙虽云抱国香,中含哀怨成千古。

丰姿炯然冰雪如,丽非妖艳清非癯。

莫言此色世间有,正恐异香天下无。

昔年梵宇聊相寄,却嫌云月多僧气。

黄金布地非所荣,幸有白莲同臭味。

朅来移植向书寮,灌溉栽培暮复朝。

芳心一点亦倾日,祗缘颜色不似茙葵娇。

从今永结林泉趣,尚赖骚人屡相顾。

岂无周子爱莲心,正乏逋仙咏梅句。

名园嘉草多艳红,繁华嗜好人皆同。

歌扇才抛海棠月,舞衫又捲蔷薇风。

兹晨清赏元非偶,作诗遗问情何厚。

吟边酒畔得从容,一种幽情为君剖。

不愿移栽向月宫,瑶室遍开丹桂丛。

不愿扬州比奇植,琼花亦是倾城色。

安得相携水仙共踏明月波,浮世尘氛奈尔何。

形式: 古风

吟舫为陈太常赋

先生不作苏门啸,曾向皇家颂清庙。

一叶仙舟天上归,白首沧浪伴渔钓。

家住林逋旧宅东,閒身逸迹寄孤篷。

临流自得渊明赋,忧国还存杜老风。

长歌一曲声激烈,行云为迟山石裂。

敲舷击榜送悠扬,水底鱼龙识音节。

月思风情奈尔何,鹤汀凫渚遍经过。

锦囊不用奚奴抱,载得珠玑百斛多。

江南野客才萧索,自愧耽诗久成癖。

巴歌岂敢和阳春,夜夜虹光望中隔。

形式: 古风

题枯木竹石

槎枒老树根盘错,翠筠静倚荆山璞。

奇材异宝世岂无,却抱贞姿隐岩壑。

卞和不可作,伶伦难再逢。

吁嗟世俗久聋瞆,高枝瑞凤徒邕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