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府漱江亭(其二)

何处堪消暑,闲亭尽日凉。

锦帆看十里,菀柳坐千章。

风动茶蘼架,雨侵薜荔墙。

渔歌绕晚唱,濯足下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宁静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戴明府在漱江亭中消暑的悠闲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

首句“何处堪消暑,闲亭尽日凉”开篇即点明主题,提出问题,引人遐想,随后以“闲亭尽日凉”给出答案,暗示了漱江亭作为避暑胜地的独特之处。接着,“锦帆看十里,菀柳坐千章”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亭外广阔而清幽的自然风光,锦帆与菀柳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层次感。

“风动茶蘼架,雨侵薜荔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风吹过茶蘼花架,带来阵阵清香;雨滴落在薜荔墙上,增添了几分湿润与活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渔歌绕晚唱,濯足下沧浪”将视线拉回亭内,通过渔歌的悠扬与洗涤脚下的动作,不仅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个画面由远及近,由外而内,构建了一个和谐统一、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漱江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避暑胜地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收录诗词(7)

潘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戴明府漱江亭(其三)

溟涨滹沱水,孤亭势欲倾。

万夫防蚁穴,百雉没山城。

牛马浑无辨,舟航不敢行。

波涛烟雾里,疑是近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戴明府漱江亭(其四)

北风动地起,寒色晚亭分。

渡浅冰初合,雪深人不闻。

月缘霜皎洁,潮与雾氤氲。

应有山阴客,停桡此问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水篇

芦台七月足秋水,一望苍茫烟波里。

卫河北来势欲吞,滹沱东下疾如矢。

汪洋千顷静不风,瞬息惊涛百丈起。

渔人不敢试舟航,千夫万夫立水涘。

皇皇蚁穴忧其崩,高岸重堤未足恃。

嗟我无能分民忧,几回欲与河伯死。

却意河伯岂无灵,杀时犉牡修禋祀。

侵晚水势若为消,我士我民沾沾喜。

忆昔当初二月春,土功百里若云屯。

畚锸仓皇务农废,移家仍复住河滨。

堤筑何止千万丈,胼胝何止数十旬。

富人仆赁或哿矣,伤哉零丁此孤贫。

籴得城中数升米,幼妇稚儿共采薪。

糟糠不厌强赴役,稍息犹恐督吏嗔。

五月六月工方歇,遥看凹面堤嶙峋。

准拟中流今砥柱,何来大水又浸沦。

以我修兮以我守,胡为频频苦我民。

嗟此小邑屡荒旱,更有冠盖如飞翰。

同行奔走孑无遗,况复迢迢一河岸。

至如僻地客少过,小民从容里田畔。

卒岁不闻力役征,生平不识水揽漫。

祈寒暑雨仍咨嗟,起向官府坐长叹。

我民何独生水乡,行役修堤曾不惮。

数十年来此邑疲,里闬萧条半逃窜。

有如偏累苦不休,谁不星星各解散。

呜呼天地生人各一方,不须冲疲苦较量。

我闻卫河东岸去,下海曾不百里强。

水没田舍固难当,水归大海亦其常。

安得排决令东注,年年不复此堤防。

形式: 古风

青县顺风作

夜来北风打船头,百丈千夫拽土牛。

今朝风暖水北泻,我船疾走过于马。

风去风来天为政,征人坐守孤篷听。

若使乘流长顺风,世人尽到蓬莱宫。

世路浮沉亦如是,迟且勿嗔速勿喜。

坎坷康庄不自由,捷足岂得夸良谋。

君不见平津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