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四首(其三)

己巳群儒映壁奎,端阳侍燕宝慈西。

线分学士亲臣送,诗赐皇姑御手题。

注酒含春瑶露重,承尘转午锦云低。

日斜共出西门道,既醉犹能散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皇宫内的一场宴饮活动,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首句“己巳群儒映壁奎”以时间为背景,暗示了特定的历史时刻,群儒映壁奎,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聚集,映照在墙壁上的奎星图象,象征着文采和学问的汇聚。

“端阳侍燕宝慈西”点明了地点,即在端午节这一天,诗人侍奉于宝慈殿西侧,参与了皇家的宴饮活动。接下来的“线分学士亲臣送”,描述了学士和亲臣们亲自送来的礼物或作品,体现了对皇室的尊崇与敬意。

“诗赐皇姑御手题”则进一步展示了皇家的慷慨与恩典,皇帝亲自为皇姑题写诗歌,不仅彰显了皇权的威严,也体现了亲情的温馨。接着的“注酒含春瑶露重”,描绘了宴会中酒香四溢、春意盎然的场景,瑶露重则可能是指酒液醇厚,寓意着宴会的高雅与奢华。

“承尘转午锦云低”中的“承尘”指的是宫殿内部的天花板装饰,此处形容其在正午时分如同锦绣般的云朵般低垂,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最后,“日斜共出西门道,既醉犹能散马蹄”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景象,宾客们在夕阳下一同走出西门,即使已经醉酒,仍能保持优雅的姿态,显示出宴会的尽兴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宫廷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既有皇家的尊贵与奢华,也不乏文人墨客的风雅与温情,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忆昨四首(其四)

奎章分署隔窗纱,不断香风别殿花。

留守日颁中赐果,宣徽月送上供茶。

诸生讲罢仍番直,学士吟成每自誇。

五载光阴如过客,九疑无处望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赵道士山水图

悄怆寒山晓,凄迷野水昏。

长桥通古寺,小艇背衡门。

路尽双松上,云生乱石根。

如行南岳暮,遥见祝融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人之淮东

扁舟何处客,此地饱经过。

彭蠡江声合,扬州月色多。

天低知近海,地阔欲横河。

自是吾生拙,如君定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林彦广南镇行香

昔年同事文皇帝,出入千门万户中。

汉阁图书观每遍,周家祀典学皆通。

鼎湖忽送飞龙去,石鼓空歌我马同。

今日函香南镇去,还寻禹穴酹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