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刘德修殿院持节归蜀》,通过对刘德修殿院持节归蜀这一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堂堂柏府几人过”描绘了刘德修地位显赫,但能过其门者寥寥,暗示了他的清高与不易。次句“屈指精忠竟若何”则直接赞美他的忠诚,询问其忠诚是否能得到公正评价。
第三句“正尔浮云遮白日”以浮云比喻世事的变幻莫测,暗指刘德修所处的艰难环境,而“赖公砥柱立颓波”则将他比作中流砥柱,坚守正义,对抗乱世。第四句“回天力挽千钧重”进一步强调他的影响力和责任感,能扭转乾坤。
第五句“去国身轻一叶多”写刘德修离开朝廷,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寓含着他的淡泊名利和高尚情操。最后一句“万里长江向东去,清明无日可镌磨”以长江东流比喻历史长河,表达对刘德修美德将永载史册的期许,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如流水,唯有清明之志才能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刘德修的忠诚与担当,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公正和历史公正的期待。袁说友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