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南城景象。首句“城南好山何太幽”,以“幽”字点出山之深邃与静谧,引人入胜。接着“人家对门溪水流”,描绘出一幅家家户户紧邻溪流的生活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春禽啼树野花落”一句,通过鸟鸣和野花的凋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雪瀑挂崖岚翠浮”,则将瀑布与山岚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雪白的瀑布悬挂于翠绿的山崖之上,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赞叹不已。
“长镵自可斸灵药,短筇何必寻丹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热爱,认为无需远赴传说中的仙境,只需在身边就能找到灵药,体验到自然的美好。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哲学观。
最后,“一声清啸暮天碧,松顶月明人倚楼”,以清啸声起,引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色。松树顶上,明月高悬,一人倚楼而立,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