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友人上官藻

风递鸿音过故城,悲秋烈士不胜情。

望穷云白生乡思,渴忆梅黄慰远征。

尘蔽碧天飙未扫,榻悬残月梦难成。

鲈肥却好君归去,千里如期倒屣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秋风吹送着远方的书信经过旧城,壮志凌云的人悲叹秋天,情绪难以自控。
极目望去,白云之下勾起了思乡之情,渴望品尝黄梅来安慰远行之人。
尘土遮蔽了蓝天,疾风还未清扫,榻上悬挂的残月使梦境无法成真。
鲈鱼鲜美,正适合你回家,期待千里之外的人能如约而至,热烈欢迎。

注释

风:秋风。
递:传递。
鸿音:书信。
过:经过。
故城:旧城。
悲秋:对秋天感到悲伤。
烈士:有壮志的人。
不胜情:难以控制情感。
望穷:极目远望。
云白:白云。
生乡思:引发思乡之情。
慰远征:安慰远行的人。
尘蔽:尘土遮蔽。
碧天:蓝天。
飙未扫:疾风未停。
榻悬:榻上悬挂。
残月:残缺的月亮。
梦难成:梦境难以实现。
鲈肥:鲈鱼肥美。
君归去:你回家。
如期:按期。
倒屣迎:迎接时热情洋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忠的作品,名为《复友人上官藻》。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乡愁的情感丰富的古典诗歌。

开篇“风递鸿音过故城”,设定了诗人的情境:在秋天的微风中,听到远方传来的声音,穿越了已成为过去记忆的地方。这里的“故城”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旧时居所,更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思念。

紧接着,“悲秋烈士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秋天英勇献身的人物无比的哀悼之情。这里的“烈士”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与秋天相连,激起诗人深沉的情感。

第三句“望穷云白生乡思”,描绘了诗人远眺茫茫云海,心中涌现出对故土的无限思念。这里的“穷云”形容的是遥远连绵不断的云层,而“乡思”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情感寄托。

第四句“渴忆梅黄慰远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黄色则常与皇帝或尊贵之物有关。在这里,“梅黄”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记忆,而“慰远征”则是在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中寻找安慰。

第五句“尘蔽碧天飙未扫,榻悬残月梦难成”,描绘了一幅诗人夜晚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画面。这里的“尘蔽碧天”可能是指被尘埃遮盖的窗户或天空,而“榻悬残月”则形容了屋内挂着的一轮明亮的月牙。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的梦境也因思念而变得困难。

末两句“鲈肥却好君归去,千里如期倒屣迎”,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欢喜。这里的“鲈肥”可能是指某种美食,而“却好君归去”则是在庆祝朋友平安归来。最后,“千里如期倒屣迎”形容了诗人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友人,不惜翻越重重障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成功地传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对英雄的哀悼,以及对朋友归来的喜悦。

收录诗词(11)

张孝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泛北湖次唐教授韵

绿波春早青烟暮。翠幕船如天上去。

深杯浊酒醉贤人,隔岸幽花怜静女。

浮云散乱流萍聚。恨满韩张离合处。

欲招骑龙帝乡人,来咏叉鱼春岸句。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西江月.即席次王华容韵

堂上簪缨交错,花间帘幕高张。与君一咏一飞觞。

莫笑诗狂饮畅。满路光风转蕙,吟边宫柳斜行。

新词妙绝动宫墙。紫诰黄麻天上。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杏花天(其二)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

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

玉关外、不辞马武。便好展、云霄稳步。

郴江自绕郴山路。欲问功名何处。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一)刘司法喜咏北湖次其韵

爱寻水竹添情况。任云卧、溪边石上。

衔杯乐圣成游荡。不为弓弯舞样。

北湖迥、风飘彩舫。□笑击、冯夷薄相。

致身福地何萧爽。莫道居夷太枉。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