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城郁郁葱葱的佳木,它们直插云霄,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表达了对这些树木的眷恋之情,感叹于它们长久以来的静默与坚持。接着,诗人引入了历史人物——曹大夫,这位曾经在东边平定兵乱的英雄,他的形象与西城的树木相映成趣,寓意深远。
曹大夫的故事,让人联想到他曾经在这片繁茂的树荫下,以诚恳的态度听取各方意见,做出明智的决断。这种以民为本、公正无私的精神,与树木的坚韧不拔形成了共鸣。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了曹大夫的功绩,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后两句“海国今宁谧,伊谁赞成算”,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对当前国家安宁的感慨,以及对促成这一局面之人的敬仰。诗人思考着,是谁在背后默默付出,才使得这片土地得以安宁。最后,“遐思复遐思,江深无畔岸”则以江水的深邃无边,象征着思绪的广阔和深远,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抒发了对和平、公正与智慧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