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屠存博教授溧水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毡漫冷官。

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

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正直的道路向来难以取悦于世俗,任凭他们嘲笑读书人的头衔。
赵云虽有房子但仍像黄土一样简陋,老郑做官没有温暖的毡毯,生活清苦。
湖光映照的书房显得清雅,三州之地的学术竞争激烈。
只有那翠绿的景色能迎合人心,时间流逝,功名之事值得慢慢品味。

注释

直道:正直的道路。
方心:正直的心。
俗眼:世俗的眼光。
儒冠:读书人的头衔。
子龙: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黄壤:形容简陋。
老郑:虚构的人物,代指某位官员。
漫冷官:形容官职寒酸,生活清苦。
湖光:湖面的波光。
清客署:清静的书房。
三州鼎足:比喻学术或政治势力的均衡。
书坛:学术界。
翠绿:绿色的景色。
迎人意:迎合人心。
岁月:时间。
功名:成就和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起始两句“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藐视和对传统学问的执着追求。"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毡漫冷官"则借历史人物形象,展示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远情操。

接着“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胸中的壮阔与豁达。最后,“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表明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时光之流转以及功业之积累持有一种顺其自然、乐观向上的态度。

诗中对比鲜明,对仗工整,意境辽阔,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美好事物的欣赏。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宴公孙倅乐语口号

后先相守是乡人,自有都梁见未曾。

药玉船中频送酒,镂金胜畔又行灯。

雁桥旧梦犹能记,凤阙新除自此升。

一笑不妨追乐事,坐看诸县乐丰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宴交代杨寺丞乐语口号

眉间黄色喜浮浮,天遣鸾皇为相攸。

新绾丝纶归右掖,旧游泉石记南州。

春风自满甘棠国,晓雪初晴杜若洲。

乐饮更为三百住,邦人未许别贤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宴交代赵寺丞乐语口号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辄清朝玉立班。

八月星槎来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间。

烦公政事文章手,开此江山父老颜。

若到西湖应记取,明年此日看徵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宴安抚洪尚书乐语口号

雕戈红旆辔如丝,暂为君王镇左畿。

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

共看阁老今黄闼,却笑门生也绣衣。

起舞祝公千岁寿,蓬莱云气正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