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梳零乱发星星,病眼昏昏怯夜灯。
乌几素屏双草屦,百年从此学山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悼亡九首(其四)》。在这个简短而深情的片段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意象选择,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之情。
“晓梳零乱发星星”,这里“晓梳”指的是清晨整理头发,"发星星"形容头发散乱如同星辰一般。这样的比喻,不仅描绘出主人公在晨光中无心整理的头发,更暗示了其内心的凌乱与哀愁。
“病眼昏昏怯夜灯”,诗人用“病眼”形容自己视物模糊,精神不振,“昏昏”则是对视线模糊不清的生动描绘,而“怯夜灯”则表达了在夜晚微弱的灯光下,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怯”,既可解为畏惧,也能理解为心中的哀伤与不安。
“乌几素屏双草屦,百年从此学山僧。”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生活的情怀。"乌几"和"素屏"构成了一种静谧的环境氛围,而“双草屦”则是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与感悟。“百年从此学山僧”,诗人表达了想要摆脱尘世纷扰,向往像山中的僧侣那样简单、清净地生活。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描写,传递出一种哀思与超脱的情绪。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更展示了一种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千行垂泪对风烟,万事伤心儿女前。
晓镜不须催白发,潘郎秋鬓久萧然。
遥夜新霜凋碧槐,三更寒月满堂阶。
美人化作秋风去,只有清魂梦里来。
菊花还似去年黄,一寸愁心万事伤。
独立高楼对残日,秋风吹得泪千行。
学省归来门巷秋,伴眠书史满床头。
低云漠漠梧桐晚,屏上江山亦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