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

二月青虫初化蝶,三月红蚕欲断叶。

桑榆门巷绿阴成,四月家家缫白雪。

屋边豆苗垂宛宛,雁齿丛长雀梅短。

道中历乱虾蟆衣,昨夜风来牛迹满。

竹鸡啼罢楚鸠语,十日田家九日雨。

平旦开门看天色,声声老扈催收麦。

日出腰镰向陇头,桑间惊起黄离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农忙时节的生动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忙碌。

开篇“二月青虫初化蝶”,以春日新生的昆虫形象,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开始。接着“三月红蚕欲断叶”,描述了蚕儿即将破茧而出的场景,预示着收获的希望。诗人通过“桑榆门巷绿阴成”和“四月家家缫白雪”,将季节的更迭与农事活动紧密相连,展现了从春到夏的自然循环与农民的辛勤劳动。

“屋边豆苗垂宛宛,雁齿丛长雀梅短”,描绘了田间地头的景象,豆苗生长茂盛,梅花点缀其间,展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而“道中历乱虾蟆衣,昨夜风来牛迹满”,则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对农事的影响,以及农民对天气的敏感与依赖。

“竹鸡啼罢楚鸠语,十日田家九日雨”,通过动物的叫声,营造出农忙时节特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最后,“平旦开门看天色,声声老扈催收麦。日出腰镰向陇头,桑间惊起黄离留”,直接描绘了农民在黎明时分查看天气,准备收割小麦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丰收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劳作与期待,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4)

惠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

忆昔识君年弱冠,风流文酒长耽玩。

无事频过交翠堂,觥筹往往行无算。

二月山塘柳色青,玉箫金管醉中听。

可怜明月初三夜,最忆春风第一亭。

沉沉玉漏鸣街鼓,寂寂春阴月停午。

灯前一曲《柘枝》新,小玉傞傞踏筵舞。

云散花残事已空,秦淮水榭又相逢。

三条共剪深更烛,五夜同听锁院钟。

数载飘零不相见,去年忽睹云卿面。

待诏吾留金马门,修书君上南熏殿。

只今天子急循良,莫恨天涯道路长。

乌撒白苗生似鹿,畲丁溪子狠如羊。

边氓正欲烦君抚,况有君家《理县谱》。

九溪斜绕葛蛮司,十洞遥连金竹府。

不知握手在何年,离别今朝倍黯然。

待尔归来寻旧约,月明重泛虎丘船。

形式: 古风

送陈秋田先生之官长宁

善卷洞里咀丹客,玉液朝朝炼精魄。

偶然作吏山水邦,衣裳犹带云霞色。

昔年曾到瘴江滨,布袜青鞋万里身。

邑里时逢乌蜑户,居民半是马留人。

今年仍往西南徼,路远健鹰飞不到。

剑阁回看北向云,石门遥指南征道。

知君才似寇巴东,莫叹生涯类转蓬。

登栈人行红树杪,隔溪猿啸白云中。

平林芳草萋萋绿,从此连绵到西蜀。

月上峨嵋一片秋,烟销巴水三回曲。

泸川渺渺夕阳低,更在泸川西复西。

遥想讼庭春寂寂,海棠花发杜鹃啼。

形式: 古风

张文献公庙

海燕辞巢日,何曾峦旧痕。

南州一麾去,北阙几人存。

蕃将频蒙宠,胡雏竟负恩。

凄凉《谪仙怨》,空向曲中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广州十二月书怀

风物娱游子,孤怀强自宽。

鹧鸪知岁暮,鹦鹉诉冬寒。

山上飞鸣好,樊中饮啄安。

可怜珠树鸟,无地避金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