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六)

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形式: 六言诗 押[缉]韵

翻译

人情总是变化无常,这种道理不会因为环境湿干而改变。
不妨在安静的地方悠闲观察,要知道二和五相加就是十。

注释

人情:指人的感情或人际关系。
自尔:自然地、自然而然地。
变迁:变化。
此道:这里指的道理或法则。
不渝:不变质、不变心。
燥湿:干燥和湿润,比喻环境条件。
未妨:不妨碍,无妨。
静处:安静的地方。
闲观:悠闲地观看、思考。
二五:数学中的数字2和5。
即:就是。
十:数字10。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变幻和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人情自尔变迁”表达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哲理,强调了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接下来的“此道不渝燥湿”则指出了诗人所坚持的道德和原则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旱或潮湿而发生改变,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粹。

第三句“未妨静处闲观”表达了诗人在平静的状态中观察世事的态度,而“要知二五即十”则是通过数学的事实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短暂,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五)

堤上已垂新柳,屋边尚有残梅。

雪尽春生湖水,野航竟日悠哉。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四)

可是看花不厌,城南更欲城东。

多谢诸君著语,莫教孤负春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三)

春意新回庭树,角声莫起江城。

更著水仙为伴,真成难弟难兄。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二)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

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形式: 六言诗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