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缥缈峰

太湖湖水平如油,南临吴兴北常州。

云涛澒洞千万顷,天遣峭石支中流。

奇峰罗列七十二,意象岝崿穷雕锼。

青螺绵延势不断,支联脉缀相沉浮。

就中一峰起天半,孤撑磔卓无朋仇。

有如端拱坐清殿,奔走万国朝群侯。

置身峰巅断尘土,缥缈云烟袅孤柱。

微波一曲辨荆溪,顽石数拳窥顾渚。

未知大地竟安穷,但觉长空浩无主。

孤舟远泛若停桡,断雁低飞如铩羽。

是时秋空方泬寥,丹枫黄叶山之椒。

彭泽把盏正采菊,中山摇笔还题糕。

我贫无物作重九,凭仗两脚升青霄。

指挥云物作几案,呼叱嵽嵲同儿曹。

吴山箫鼓真一笑,苦向平地夸登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我锜的《九日登缥缈峰》描绘了太湖缥缈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登高赏景的心境。首句“太湖湖水平如油”展现了湖面的平静如镜,接下来的“南临吴兴北常州”点明地理位置。诗人通过“云涛澒洞千万顷”和“奇峰罗列七十二”描绘出广阔而奇特的山水画卷,峰峦如削,形态各异。

“有如端拱坐清殿”象征诗人登高后的超然心态,仿佛君临天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和细节描绘,如“孤舟远泛”、“断雁低飞”,进一步渲染了空旷寂寥的氛围。诗人以季节变化为背景,“秋空方泬寥”与“丹枫黄叶”相映成趣,又借陶渊明和谢灵运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贫寒却志在登高吟咏的雅兴。

最后,诗人以“吴山箫鼓真一笑”收束,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的快乐的欣赏,同时也暗含对平地登高的不屑。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山水情怀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9)

顾我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弄

东吴头,西楚尾,江南遥遥数千里。

就中姑苏与广陵,舟车辐辏如流萍。

纷华满眼遍城郭,大家小户乐复乐。

红楼大道珠翠繁,画槛中流箫鼓作。

酒酣肉饱不知倦,佳冶盈盈满芳甸。

稗贩犹裁白纻衣,闾娵亦著黄金钏。

回头却顾四壁空,小儿索饭啼门东。

未知衣食竟谁是,且复强举称豪雄。呜呼!

江南之贫贫若洗,朝歌夜舞徒为尔。

形式: 乐府曲辞

吴趋行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吴趋。

吴趋当年称乐土,轻徭薄赋无逋租。

自从浙东钱武肃,窃据东南才一幅。

政繁国小经费多,十有四州仍未足。

翻然更作科民计,一亩平收数亩税。

当时三老背生蛆,辛苦农夫力疲弊。

况值前明定鼎初,淮张赫赫虎负嵎。

防风后至罪有在,田夫野老真何辜。

谁言新国遭轻典,倍蓰输将那容免。

即今故国久沧桑,户曹犹自凭方版。

我歌吴趋歌正长,早禾粒粒输神仓。

但得官清无杂耗,驱牛力向田间道。

形式: 古风

独坐言怀

商飙袭华镫,志士生感伤。

回首平生怀,气结不能扬。

粤余昔髫鬌,逸翮凌云翔。

志旷违俗赏,才潜离世芳。

委怀属书剑,矢念结虞唐。

感叹驰慕思,白日流西光。

徘徊伏陇亩,坐卧空井乡。

清风响丛薄,明月映修廊。

幽居岂不美,抚己悲未央。

岐山有灵鸟,其名曰凤凰。

梧桐以为栖,竹实以为粮。

五采蔚相宣,异质挺文章。

翱游遍九垓,弃置忽若忘。

弃置何足叹,凤鸟非可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清凉台

朝游石城山,日暮不肯回。

连峰西北倾,迤逦苍屏开。

扪崖历壑千万转,绝顶更上清凉台。

清凉台高不知数,千里山川莽回互。

岷江东去走滔滔,微茫似可投鞭渡。

凉飙玉露暑不侵,南唐遗构山之阴。

即今颓垣古础竟安在,但见野花纤草历乱愁人心。

君不见澄心堂净居室,冬无凄风夏无日。

一朝白甲摧如山,降王只办随身膝。

此地亭台何壮哉,钩栏屈戌俱蒿莱。

不须苦作雍门思,且尽一杯归去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