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杖歌

空心劲草琅玕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箫杖歌》,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以空心劲草琅玕节和瘦如笔枝赤如铁的形象描绘了一根箫杖,暗示其坚韧与独特。诗人通过壶公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的场景,展现了箫杖的神奇力量和不凡来历。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持有箫杖的玑天道人,他的双眼如青天,对箫杖的评价极高,认为它不亚于九节藤。道人尚未揭示箫杖的全部奥秘,但其中似乎蕴含着深邃的声响,如同万壑铜龙鸣叫。

道人亲手雕琢崆峒玉,制作出九漏玲珑的箫杖,其工艺精细,令人赞叹。箫杖在道人手中,仿佛有黑蛇横卧,啸鸾鹄之声从中传出,却又自我约束,不敢轻易展现奇音,其威力足以撼动天地。

最后,诗人提及去年台山的虎斗和今年狼山的豸角,暗示箫杖曾在战斗中显威,而在洞庭东与铁崖相见时,道人腰间配着苍精龙的笛佩,更显其身份尊贵。湘江风雨中,道人在木上静坐,箫杖的力量甚至能拔起山峰的须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箫杖的神秘力量和主人的超凡风采,充满了浓厚的奇幻色彩。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蔡君俊五世家庆图诗

蔡家肉谱繇司徒,西蜀蔓衍云间居。

胡笳一洗怨女孤,世世解读中郎书。

传家五叶忠孝俱,郁葱佳气无时无。

有母有母徐卿徐,生儿衮衮麒麟驹。

桧岩老仙老不枯,岩前双桂云敷腴。

绣舆从以斑斓裾,或拜或立或步趋。

登堂好弄如群鱼,中有一人美且都。

柏垣成阴返慈乌,平反一笑堂上娱,春衫初试如舞雩。

樵青渔童侍两隅,坐中有客皆鸿儒。

晴帘花吹引香篆,午窗竹雨鸣茶炉。

不知人间有金屋,弱海之外为蓬壶。

只今诸孙税绷襦,文采个个成于菟。

王阶清梦追尔祖,种德政与槐阴符。

太夫人在锡冠帔,曾玄满眼纡青朱。

纡青朱,剩买丹青添画图。

形式: 乐府曲辞

鲛人曲

鲛人居,钱塘湖。

自从剑客过湖去,世人不识真仙儒。

灵丹掷湖水,湖水清如酤。

江妃惜不得,贮在明月壶。

鲛人夜饮明月腴,夜光化作眼中珠。

手擎莲叶盘一株,盘中走珠汞不如。

世人无仙意,波心荡漾青头凫。

烹龙炮凤日日千金厨,何以洒君心热宁君躯。

洒君热,宁君躯,须饮鲛人明月珠。

形式: 乐府曲辞

履霜操

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楟花以为食兮食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履晨霜兮泣吾天。

形式: 琴操 押[先]韵

樗蒲行

七十说不合,片谈立封侯。

百战失飞臂,斗酒得凉州。

人言遇不遇,不系人劣优。

亡羊与得鹿,等付卢雉投。

独不见张公座上三大户,胡为百万一掷成私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