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年十二月,此月乃当尽。
一月三十日,此日方起头。
此日即是寻常日,那里是起头处。
此月即是寻常月,那里是尽头处。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以日常生活中的月份和日期作为比喻,探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描述一年中十二个月份,每个月都有三十天,而每一天看似平常,实则都在不断流转,暗示了世间万物都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
"一年十二月,此月乃当尽",诗人首先点出时间的循环,每个月都有结束的时候;"一月三十日,此日方起头",接着强调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然而,"此日即是寻常日,那里是起头处",寻常的日子并无特殊之处,每一天都可能被视为新的起点。
"此月即是寻常月,那里是尽头处",同样的道理,每个月也并非特别,没有绝对的终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永恒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开始或结束的界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关于活在当下的教义,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不详
锦包特石,铁裹泥团。现成活计,格外乡谈。
明眼衲僧会不得,月移梅影上栏干。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
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庐山罗汉院里王和尚脚指头。
碛境庙大王忍痛不禁,直得通身汗流。
起来道恩大难酬,笑倒沩山水牯牛。
无味乃真味,真味真无味。
若知真味者,更不说真味。
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走。
佛法也不会,世法也不会。
一夏九十日,瞎驴随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