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六陵》,是清代诗人李寄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哀思与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情感色彩。
首句“六陵悲愤地”,直接点明了地点——六陵,一个承载着历史伤痛的地方,引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接着,“不可问苍苍”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困惑,似乎在询问苍天,为何历史会如此悲惨,为何人间会有如此多的苦难。
“当昼山如夜,逢人面似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白天的山景如同夜晚一般阴暗,遇见的人脸庞也如同伥鬼般令人恐惧,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压抑与不安,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松犹标义烈,鸟尚话兴亡”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写,松树依然挺立,象征着历史的正义与英勇;鸟儿还在谈论着兴衰更替,寓意着历史的循环与不变。这一转折,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永恒性的思考。
最后,“我是羁愁客,何堪此寂凉”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忧愁,面对这样的寂静与寒冷,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苦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