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成都地区的繁荣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濯锦江深惠泽流”,以“濯锦江”象征成都的富饶与美丽,江水深流,滋润着这片土地,暗含了吴仲庶对成都的赞美之情。接下来,“西人都未究踪由”,则表达了对成都独特魅力的探寻与欣赏。
“耕畴拥耒春还动,织户鸣机夜不休”两句,生动展现了成都农业与手工业的繁忙景象。春日里,农民们忙碌耕作,夜晚织户仍在机声中劳作,体现了成都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讲德定应劳四子,富民须合用千秋”揭示了成都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并重的理念。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致力于发展经济,使民众富裕,这样的策略长远来看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凤凰台上需贤久,却恐龟城作暂游”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成都长久以来需要贤才治理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暂时离开成都,但内心仍对其充满眷恋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成都自然风光、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成都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当地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