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海观图聊效白沙体为董翁寿

庄生辞楚使,犠牛诚妙喻。

雄视天地间,何物入吾趣。

陈君表汉俗,盗贼宁下吏。

岂必登要津,方能化邑里。

天地贵长存,人生各有志。

日出沧海东,君为东海士。

问君胡不试,所志良在此。

海今亦有年,览君初度篇。

问君观此海,烟云几变迁。

请自今以往,观之变桑田。

衣食满天下,麟凤游人间。

画工知此意,画此寄高筵。

我为歌此辞,云飞海上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大春创作,名为《阅海观图聊效白沙体为董翁寿》。诗中以庄子辞楚使的典故开篇,巧妙地将人生比作一场宏大的游戏,强调了个人志向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陈君治理汉俗的故事,表达了对道德与治理的深刻思考,指出不必非要身居高位才能影响和改变社会。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天地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生各有志向,不应被世俗的标准所束缚。他以日出沧海、东海士的比喻,鼓励友人董翁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必拘泥于外界的评价或期待。诗中提到的“海今亦有年”,寓意时间的流逝,而“览君初度篇”则表达了对董翁生日的祝福与敬意。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海上的景象变化,以及麟凤在人间的自由翱翔,象征着理想的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愿景。画工的理解与表达,以及诗人的歌唱,共同构成了对董翁寿辰的美好祝愿与颂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诰封恭人顾母挽诗

忆昔闻母贤,卢奎为我言。

相夫服山林,铅华蚤见捐。

所居何必广,取足事蘋蘩。

垂帘传一经,席地思三迁。

二子振英风,荀薛光后先。

一抚西南夷,疮痍方息肩。

一执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余亦汗漫游,执戟从周旋。

往年过其庐,贤母授我餐。

问讯北堂前,所闻诚独然。

圣主重徽音,命复凌云烟。

云何厌纨绮,白玉朝真仙。

空馀教子机,犹闻女诫篇。

好德兼怀饭,斯文倘可传。

形式: 古风

又代钱惟重挽顾母辞一章

井丹亦有言,之子在江黄。

井丹过闾时,余亦浮荆湘。

云羽各差池,未获同登堂。

忆昔顾生来,明经谒未央。

生也奉檄归,江汉空相望。

怅余未云遇,神交千里长。

去年余西归,比邻接辉光。

每怀生也进,遥知母也强。

昨日闻报书,云已游大荒。

造物茫何意,孝子心苦伤。

井丹甫作诵,清风激中肠。

因之感聚散,不独悲存亡。

如玉惭徐孺,生刍聊寄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董村小隐园中竹

爱汝干霄节,无亭也自幽。

有时凡鸟出,戛击惊鸣球。

春回邹律变,泪染湘君怨。

何当拟如金,砺彼淇澳心。

形式: 古风

药湖歌

丹成黄鹤去,湖上空千秋。

黄鹤胡不归,高视翔九州。

九州已陈迹,千秋谁复游。

幸子出未暮,纵观沧海流。

澄心坐岩壑,雅志凌坟丘。

徵书下云汉,湖山空复愁。

长揖谢湖山,吾志在皇休。

皇休迈三五,余心良已酬。

岂学鸱夷子,区区事吴谋。

谋成忌鸟喙,空泛五湖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