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桐》是徐介轩所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慨。首句“灏气行秋万宇凉”以大气流动的秋意渲染出凉爽的氛围,"万宇"一词则显宏大,暗示天地间皆被秋意笼罩。接下来,“玄姑新敕办衣裳”中的“玄姑”可能象征着秋天或自然的力量,她仿佛在准备更换衣物,寓意着自然界的轮回。
“林为机杼织无迹,月当膏油缉易长”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树林比作织布机,月光如膏油,缝制时光的长河,形象地展示了秋天的宁静与变化。诗人借此表达时光流转,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谓尔索裘虽有日,到头无褐可禁霜”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的无情,即使有准备,也无法抵挡严冬的霜寒。最后两句“工夫只有琵琶索,又在梧桐夜雨旁”,以琵琶声和梧桐夜雨的意象,增添了凄清的气氛,暗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人生的短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寓言人生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