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延之觉寺亭

迷途非远复,靖节子其徒。

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

俨如还旧国,端是得遗珠。

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张延之在觉寺亭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首句“迷途非远复”,暗示了张延之曾有过迷失,但很快找到了归途,隐喻了他内心的觉醒和对佛法的追寻。接着,“靖节子其徒”以陶渊明(字靖节)来比拟张延之,赞扬他如同古代高士一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止水明心法”一句,运用了“止水”的比喻,形容内心如止水般宁静,以此来表达张延之通过修行达到了心灵的清明,领悟了佛法的真谛。“行年见道枢”则说明随着岁月的积累,张延之在修行道路上不断深入,最终掌握了佛法的核心要义。

“俨如还旧国,端是得遗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延之在觉寺亭中生活的庄严与清净,仿佛回到了心灵的故乡,得到了珍贵的精神财富。这里的“遗珠”可能象征着珍贵的智慧或内心的宝藏。

最后,“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表达了对张延之日常生活的关注,询问他在宁静的环境中究竟在做什么。同时,通过“春风咏舞雩”这一场景,暗示了张延之的生活充满了和谐与喜悦,如同春风吹拂,人们在舞雩台上欢歌起舞,充满生机与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张延之在佛法修行上的成就及其生活的美好境界。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廖常山人惠珠副以诗文戏谢之

至宝人所秘,感君轻暗投。

还君祝君富,不是薄隋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和吴济仲见赠长篇

我有茆庐傍林麓,负溪映光千顷绿。

灵峰钟磬敞金莲,绝涧松篁泻寒玉。

萦回窈窕廓以容,正可标名取盘谷。

肥鱼香稻不须致,苦恨风悲无静木。

霜蒲易折柳经秋,萧飒鬓毛眵两目。

闲云不雨空出岫,谩说幽兰自芬馥。

低回还笑杜陵老,尧舜君民厚风俗。

青萍飞跃凤鸣翔,要待乾旋坤转轴。

只今舆马非我事,拄杖芒鞋巾一幅。

时时照弄摩尼珠,金色祥云满天竺。

年龄亦复惊晼晚,不暇栽松惟种菊。

清冷池上景物新,幸得君诗三反读。

向来巳分得奇祸,岂料更容侥静福。

天光下济诏语温,未遣安丰惭考叔。

市朝宗古恶风波,公棹惟怜初不欲。

经营蛙角嚇腐鼠,往往竟同蛾赴烛。

须知幻境本来空,况乃隙驹光景促。

逍遥物外复何疑,苟简场中无自足。

昨宵星月蘸虚碧,行散绕堤方恨独。

朅来共语君勿迟,想见风尘厌追逐。

形式: 古风

赠圆照

试说栖真是若何,铁牛安卧到新罗。

个中消息凭谁会,古庙缘墙长薜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赴工部日题信州玉南寺壁和韵

病愤无凭写,翻然试一来。

谁知丘壑性,畴昔斗牛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