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承济之和复用元韵

脱巾挂壁,向雀罗门外,几回迎客。

纵有一樽陶写后,不遇当年仪狄。

未著祖鞭,先投班笔,老恨无才力。

天涯地角,断蓬流落踪迹。

归去作个闲人,锦囊诗句,都向闲中得。

谩说他乡光景好,多少世情风色。

损友违三,益朋近五,易卦占山泽。

人閒星聚,不知天上何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摘下头巾挂在墙上,常常在雀罗门外迎接客人。
即使喝过陶渊明的酒,也未能遇到像仪狄那样的知音。
还未踏上祖先的足迹,就先放下做官的笔,感叹自己年老无能。
漂泊天涯海角,像断了根的蓬草,踪迹难寻。
回归后做个闲散之人,诗篇都从悠闲生活中获得。
别再说他乡风光好,人情世故复杂多变。
损友少于三人,益友却接近五个,易卦占卜显示我将在山泽间有所作为。
人间群星聚集,却不知天上何时是夜晚。

注释

脱巾:摘下头巾。
雀罗门:古代学校门外的竹篱,比喻清贫的学者之门。
陶写:饮酒自乐,借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仪狄:传说中的酿酒专家。
祖鞭:祖先走过的道路,比喻事业或家族的传统。
班笔:官员的笔,比喻做官生涯。
老恨:年老的遗憾。
断蓬:形容漂泊不定的人。
锦囊诗句:珍贵的诗篇,比喻美好的创作。
世情风色:人世间的情感和世俗的面貌。
损友:对自己有害的朋友。
益朋:对自己有益的朋友。
易卦:《易经》中的占卜方法。
星聚:形容人才荟萃。
天上何夕:暗指未知的未来或命运。

鉴赏

这首《酹江月·承济之和复用元韵》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词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脱巾挂壁,向雀罗门外,几回迎客”描绘了诗人独自生活,门庭冷落的情境,暗示了其怀才不遇的落寞。接着,“纵有一樽陶写后,不遇当年仪狄”借酒自嘲,感叹没有像仪狄那样识酒的机遇。

“未著祖鞭,先投班笔”暗指未能施展抱负,已选择放弃仕途,流露出对过去的遗憾。“老恨无才力”则直接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责和无奈。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认为在闲适中能写出佳句,与世无争。

“谩说他乡光景好,多少世情风色”揭示出诗人对外界繁华的不屑,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淡漠。随后,他提到损友和益友,表明自己更倾向于结交益友,远离那些有害的朋友。最后,“易卦占山泽”运用易经的象征,表达对未知命运的思考,而“人閒星聚,不知天上何夕”则以天上的星辰汇聚为喻,寓言自己在人间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二)和天久雨

丧乱来来少睡眠。□□□榻又留连。

那堪又下潇潇雨,可奈无秋薄薄田。

□□□,□残年。眼前戈戟尚森然。

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天。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吊李克修

须信人生足别离。此情惟有落花知。

方忧跃马明年事,忽至黄杨厄闰期。

生有限,去何疑。骑鲸公子赋成时。

得从上界真官府,百计招魂不肯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一)和天久雨

滴滴寒声搅夜眠。行云似与楚山连。

百川到底终归海,一水元来不护田。

□□□,□□□。□□□□□□□。

□□□□□□□,□□□□□□□。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水龙吟.萧公弼生朝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

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

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

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

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

谁知别有,香山远韵、谪仙豪气。

应笑蹉跎,半生书剑,今犹如此。

待西风,拂口貂裘尘土,进黄公履。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