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弃捐不预朝廷议,落莫真成老秃翁。
放眼能宽蜀郡礼,高贤信有古人风。
都门倏忽三年别,樽酒淹留一笑同。
还有野歌随拙舞,肯教庭炬彻明红。
这首诗描绘了与钦圣提刑学士在酒席上的别离之情,以及对这位高贤的敬仰之情。首句“弃捐不预朝廷议,落莫真成老秃翁”表达了被朝廷忽视的无奈与孤独之感,形象地将自己比喻为“老秃翁”,流露出一种被边缘化的失落。接着“放眼能宽蜀郡礼,高贤信有古人风”则转向赞美对方,认为其品德高尚,如同古人一般,能够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展现出对钦圣提刑学士的敬佩。
“都门倏忽三年别,樽酒淹留一笑同”两句,通过时间的短暂与相聚的欢愉形成对比,强调了分别的不舍和相聚时的快乐。最后“还有野歌随拙舞,肯教庭炬彻明红”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描述了即使是在告别之际,也有人随歌起舞,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离别,同时暗示了即使在夜晚,灯火通明,离别也不会太过沉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有对友人品格的赞美,最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离别,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禁垣清切近云霓,楚客逢秋意亦悲。
拙学由来玄尚白,敝裘何意素成缁。
解嘲却笑朱丹毂,迕俗兼惩百一诗。
短景正须棋玩岁,薄寒宁厌酒盈卮。
池水无波清照心,庭柯交让绿成阴。
游鱼自与江湖阔,翔鸟不期山谷深。
身外悠悠日复夜,世间扰扰古犹今。
寄愁天上从吾乐,高卧聊为招隐吟。
辟疆园圃厌城闉,闻道池台事事新。
自置一樽消永日,别留槃石待幽人。
雨添草色迷三径,风散花香入四邻。
亦欲肩舆乘兴去,主人何必旧相亲。
华发星郎七十馀,碧山遥访羽人居。
白石不为天上药,淮南欲试枕中书。
长缨自濯沧浪水,高盖仍瞻驷马车。
福地神仙应易致,几时南岳侯乘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