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太史韵呈广东幕僚

丹凤楼前持诏出,五羊城下放舟来。

雨苔已蚀销兵柱,春草都荒望汉台。

杖采仙蒲青玉节,酒分香桂碧螺杯。

不妨日对南风醉,绿水红蕖翠幕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次王太史韵呈广东幕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广东景象。首句“丹凤楼前持诏出”,写使者手持圣旨从繁华的丹凤楼出发,显示出朝廷的威严与使命的庄重。接着,“五羊城下放舟来”则展示了广州作为岭南重镇,诗人乘舟而来的场景,五羊传说增添了地方特色。

“雨苔已蚀销兵柱,春草都荒望汉台”,通过描写雨中的苔藓侵蚀了象征战功的兵器柱,以及春草蔓生的荒凉,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以及对古代辉煌的追忆。

“杖采仙蒲青玉节,酒分香桂碧螺杯”,诗人以仙人般的雅致,手持青玉节,分发美酒,使用香桂和碧螺杯,体现了幕僚生活的文人气息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不妨日对南风醉,绿水红蕖翠幕开”,诗人表达了在广东任职的惬意,愿意每日面对南方的清风,欣赏绿水荷花的美景,享受着如画的自然环境,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东的风土人情,融合了历史与现实,既有朝廷的严肃,又有生活的闲适,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广东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王编修韵呈梧州刘太守

万里南风送驿舟,苍梧江上景逾幽。

一双白鸟常随棹,无数青山总入楼。

鸣凤不来芳树暝,嘉鱼初上碧波秋。

故人解送桂香酒,洗盏临流破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刘苍雪通守

扁舟南汎双江曲,倾盖相逢一笑中。

沈李筵开鸥鸟渚,采菱歌起鲤鱼风。

生涯安得千头橘,流落空馀两鬓蓬。

曾是湖壖垂钓客,拟从山下祝鸡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答观子毅省郎

十行紫诏百蛮来,一道炎云万里开。

桂岭已通新道路,梧江犹有旧亭台。

剧谈风起鱼龙窟,丽句春生锦绣堆。

恼我懒看腰下剑,对君且覆掌中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伏波庙

南征昔日此登临,遗庙空山尚至今。

万里风云常惨澹,千章松桂自萧森。

麒麟安用丹书像,薏苡难诬清白心。

愁听乌蛮江上笛,夕阳一曲武溪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