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汉臣见简之什

手捉长藤懒坐禅,起行饱饭且攲冠。

稍怜腊后霜畦色,已落春前汤饼盘。

快过邻墙无量酒,可奈淮楚如许寒。

一树梅花合催发,垂垂要遣腐儒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手握长长的藤蔓懒得打坐参禅,起身行走只为吃饱饭后斜戴帽子。
稍稍怜惜腊月后菜园里的霜白之色,新年之前的食物已经摆上餐桌。
畅快地越过邻家墙头享受无尽美酒,却忍受不了这淮河楚地的严寒。
一树梅花即将盛开,仿佛催促着我这个老学究去欣赏。

注释

手:亲手。
捉:抓住。
长藤:长长的藤蔓。
懒:懒散。
坐禅:打坐参禅。
起行:起身行走。
饱饭:吃饱饭。
且:暂且。
攲冠:斜戴帽子。
稍怜:稍稍怜惜。
腊后:腊月之后。
霜畦色:菜园里的霜白之色。
汤饼盘:新年食物。
快过:畅快地越过。
邻墙:邻家墙头。
无量酒:无尽的美酒。
淮楚:淮河楚地。
如许寒:如此严寒。
一树梅花:一树盛开的梅花。
合催发:即将盛开。
垂垂:渐渐。
腐儒:老学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意境,开头两句“手捉长藤懒坐禅,起行饱饭且攲冠”表明诗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然之中,既有禅修的宁静,也不忘世间的饮食与日常琐事。接下来的“稍怜腊后霜畦色,已落春前汤饼盘”则是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的一种感慨,诗人对即将到来或刚刚过去的景象都有着细腻的情感。

中间两句“快过邻墙无量酒,可奈淮楚如许寒”透露出诗人对饮酒取乐和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无奈。这里的“邻墙无量酒”暗示了与朋友相聚的欢愉,而“淮楚如许寒”则表现出对严冬之寒的感受。

末尾两句“一树梅花合催发,垂垂要遣腐儒看”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景。诗人似乎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而那“一树梅花”仿佛是他与世隔绝的心境象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诗人的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岩斋

从来谢幼舆,宜置丘壑中。

虎头有妙理,谁谓毛颖工。

崎崎磊磊间,聊复着此翁。

平生乌皮几,不与儿曹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

平生三毛尔,鬓发眉与须。

奈何忽霜雪,星星欲无馀。

手中木上座,枯槁正类渠。

而我方两忘,隐几者谁欤。

是身那有坚,寝饭姑如如。

旧持祖师令,似守商君书。

老夫亦耄矣,戒律今全除。

惟兹笑及嗔,二法元不殊。

独当招故人,浊酒满眼沽。

非徒洗离群,且复浇索居。

白鱼良已佳,黄菊端未疏。

肯来共情话,宁辞办篮舆。

形式: 古风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

解鞍就尘榻,聊与幽人期。

寒花受微雨,清香散前墀。

箯舆杳不来,坐恨白日迟。

茗瓯无复共,何以慰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泗州南山赠吕少冯

跛跛践危磴,行行把长萝。

拊兹都梁岑,睨彼淮水波。

花木春妩丽,杖屦吾蹉跎。

辇毂端不远,舟楫今如何。

寒泉聚阴窦,落景输阳坡。

求群有颉颃,捉臂无诋诃。

峰峦会撩客,腰脚强作魔。

送眺吴楚迥,遐想江湖多。

情亲故人健,齿脱老语讹。

拍手苍翠上,一笑忘负痾。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