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行

日中骤雨海上来,悬流滂沱正奔猛。

坳堂旧乾不濡足,回头穿凿成方井。

炎凉更代如恍惚,明晦回环不俄顷。

地形天事无久长,何况人情足驰骋。

君不见张耳陈馀刎颈交,中道相捐岂终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大雨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夏日暴雨的壮观景象与深刻的人性洞察。

首句“日中骤雨海上来”,以“海”喻暴雨之大,形象地展现了暴雨突然而至的震撼场景。接着,“悬流滂沱正奔猛”,进一步描绘了暴雨倾泻的猛烈态势,仿佛天地间被水帘笼罩,气势磅礴。

“坳堂旧乾不濡足,回头穿凿成方井”,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暴雨对地面的影响。原本干燥的地面在暴雨中迅速湿润,甚至形成积水,形象地展示了暴雨的威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和强大。

“炎凉更代如恍惚,明晦回环不俄顷”,这两句将视角转向时间的变化,描述了暴雨前后气温的快速变化以及光线的明暗转换,表现了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特点。

“地形天事无久长,何况人情足驰骋”,诗人在此处引出对人性的思考,指出自然现象虽有其规律,但人类情感却更为复杂多变,难以预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

最后,“君不见张耳陈馀刎颈交,中道相捐岂终永”,诗人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借张耳和陈馀的故事,表达了对友情易变、人心难测的感慨。张耳和陈馀曾是刎颈之交,但在后来的争斗中却反目成仇,诗人以此警示世人,友情并非永恒不变,世事多变,需谨慎对待。

整首诗通过对暴雨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锦绣溪行

金霞卷风漾清碧,翠藻玉沙相历历。

旌旗不动蛟龙眠,空濛锦绣张春色。

五纹婉转沈吟香,时时飞出双鸳鸯。

笑窥贝阙倚瑶瑟,金华射天高下光。

海近蓬莱却清浅,星客浮槎莫轻返。

斋房几日餍华芝,瑶席香残舞燕归。

锦绣溪边春几许,欲寻清浅醉芳菲。

形式: 古风

送邻几之官兼游天台四明见于诗中

蓬莱谪仙头半白,摇摇去为江南客。

长风醉送浮海航,宿雨自蜡登山屐。

山海使人行易迷,君虽吏隐归何时。

若攀琪树亦相忆,三鸟飞来寄消息。

形式: 古风

月夜闻唱歌

满城明月中宵白,淮南唱歌如淮北。

春风忽起高入云,馀声却下盘阡陌。

南音俚曲自相知,时复一笑情熙熙。

谁道幽兰白雪好,只见独谣应独悲。

形式: 古风

寄杨彦文

高冠长剑非一贤,子独困穷情可怜。

差池早为后曹掾,坎砢复就东山眠。

昔者结交期白首,迩来倾盖凡几年。

穷辙决江竟寥阔,缊袍共敝无由缘。

人生如处不如意,自古富贵皆由天。

天门九重不可问,咄嗟拊髀心拳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