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尼莲河七言

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

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高僧玄奘所作,名为《题尼莲河七言》。玄奘大师以尼莲河水为引子,抒发了对佛法深邃的感悟与追求。诗中“尼莲河水正东流”描绘了河水的自然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曾浴金人体得柔”则借用了佛陀在尼莲河沐浴的故事,暗喻了通过修行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柔软。接下来,“自此更谁登彼岸”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寻,暗示了在追求解脱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者。最后,“西看佛树几千秋”则寄托了对永恒与智慧的向往,仿佛在遥望那千年不衰的佛树,寓意着佛法的恒久与伟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玄奘大师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自然景象与宗教故事的巧妙结合,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真理和永恒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5)

玄奘(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半偈舍身山

忽闻八字超诗境,不借丹躯舍此山。

偈句篇留方石上,乐音时奏半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童子寺五言

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

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中岳山七言

孤峰绝顶万馀嶒,策杖攀萝渐渐登。

行到目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因致酒欢会述志为诗

一乘本非有,三空何所归?

幸得金门诏,行背玉毫晖。

未能齐物我,犹怀识是非。

莱尔同心契,知馀志不违。

幕齐云叶卷,酒度榴花飞。

寄语绳床执,辞君匡坐威。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