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高僧玄奘所作,名为《题尼莲河七言》。玄奘大师以尼莲河水为引子,抒发了对佛法深邃的感悟与追求。诗中“尼莲河水正东流”描绘了河水的自然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曾浴金人体得柔”则借用了佛陀在尼莲河沐浴的故事,暗喻了通过修行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柔软。接下来,“自此更谁登彼岸”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寻,暗示了在追求解脱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者。最后,“西看佛树几千秋”则寄托了对永恒与智慧的向往,仿佛在遥望那千年不衰的佛树,寓意着佛法的恒久与伟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玄奘大师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自然景象与宗教故事的巧妙结合,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真理和永恒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