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二首(其二)

人间久矣倦迎逢,归路牛羊带夕舂。

千点梅沉山店月,一溪烟咽寺楼钟。

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磈胸。

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中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山中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独白。首句“人间久矣倦迎逢”,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应酬的厌倦,渴望远离人世的喧嚣。接下来的“归路牛羊带夕舂”描绘了一幅牧歌般的画面,牛羊归家,夕阳西下,晚炊的炊烟袅袅,显得格外和谐。

“千点梅沉山店月”运用了比喻,将月光透过梅花洒在山店的景象形容为“千点梅沉”,既写出了月色的朦胧,又暗含了梅花的清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一溪烟咽寺楼钟”则通过“烟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溪流边寺庙钟声在夜风中低沉回荡的情景,增添了山中的寂静和神秘感。

“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磈胸”这两句,诗人以自身的境遇自比,即使身处困境,仍保持内心的坦然,岩石般的坚毅和磊落胸怀。最后,“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嘲笑他人选择的反思,如今自己选择隐居山中,虽生活简朴,却感到心安理得,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宁静之美。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山中二首(其一)

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形式: 七言律诗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

山中四序景,巧供晨夕间。

茶瓯不少辍,诗魔常畏闲。

生计付风雨,年华寄毛颜。

支筇正独立,栖禽相与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一)

雨急怨春晚,花残独稔香。

燕巢方稳密,蝶翅觉凄凉。

引睡漫支枕,销闲时炷香。

新晴故晚照,芳草留斜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九)

冷趁西风便,云趋南国深。

相舂闻野唱,漂絮击溪砧。

小立迟残照,闲愁倦寸心。

新亭有耆旧,应共惜花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