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思乡未得归,征鸿又见度斜晖。

黄芦洲渚霜前至,红叶关河画里飞。

别后望君消息久,乱来哀我弟兄稀。

凭高此日堪肠断,那复江城捣暮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云鹏的《雁》诗,以雁为载体,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首联“远客思乡未得归,征鸿又见度斜晖”,描绘了一幅游子在异乡眺望,夕阳西下,只见大雁南飞的画面。游子心中涌起的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归期未定,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雁南迁,自己却无法跟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大雁的自由与游子的羁绊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颔联“黄芦洲渚霜前至,红叶关河画里飞”,进一步渲染了秋景的凄美。黄芦洲渚上,霜前的大雁先到,红叶关河间,画中飞舞的红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颈联“别后望君消息久,乱来哀我弟兄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动荡的哀叹。离别之后,对友人的思念久久不能释怀;在乱世之中,哀叹兄弟姐妹的离散,凸显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动荡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关怀。

尾联“凭高此日堪肠断,那复江城捣暮衣”,点明了诗人此刻站在高处,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心生悲凉。在这样的时刻,哪里还有心思去为江城的百姓捣制晚上的衣物呢?这一句通过反问,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生活困境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雁、黄芦、红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8)

杨云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云鹏。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 字:飞卿
  • 号:《陶然集》
  • 籍贯:汝海

相关古诗词

初晴

初日入高楼,归云杂江树。

鱼游新雨清,鸟语晨光吐。

天容起复睹,烟色转轻素。

墙草丽车前,巷沟映泥路。

窗明袪宿润,础泫滑微步。

会朝有宿客,过午无来屦。

沿砌上蠙衣,虚庭竿犊裤。

人生足无事,世故非所虑。

彼语吾不闻,清风有时度。

形式: 古风

山行雨中二首(其一)

雨行如漏蓬,侧身半车中。

风翻荷叶白,难可为芙蓉。

向来三重茅,仰屋叹穿空。

已经乱离苦,志念常从容。

形式: 古风

山行雨中二首(其二)

入城过新雨,路静市人稀。

吾家林塘间,水鸭狂欲飞。

门阑稚子笑,隔树见翁归。

何人无此乐,颓暮乐知希。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答李德臣

忍寒一百五,何开落匆匆。

华堂托孤根,弃我荆棘中。

味言随时变,茗薄酪自浓。

蛱蝶金缕衣,更为悦己容。

虽无蛾眉妒,怀抱常冲冲。

形式: 古风